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泰州市“泰爱才”校园引才活动近日组织20家重点用人单位走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收取简历308份,达成初步意向76人。春节前,泰州市人社部门打造的“泰爱才”品牌频频走进各大高校,助力泰州市企业招引人才:专场招聘会在泰州学院举办;走进省内4所大学;走进山东威海、江苏徐州的4所高校……
这是江苏省泰州市深化“三务”融合、塑造“泰”系列品牌的一个剪影。
“我们必须坚持党建引领抓融合、树立问题导向抓融合,更好地彰显泰州特色、体现城市温度,使‘泰’系列民生服务品牌成为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泰州市委常委、秘书长张余松说。2020年以来,泰州市市级机关坚持为民导向,聚焦153项需持续解决的事项,推行“党建+民生服务”模式,努力在深化党务业务融合中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
泰州市首届”泰满意“杯政务服务技能竞赛
泰有福、泰有爱、泰有礼、泰爱才、泰有法、泰有力……30多个响亮的“泰”系列品牌成为泰州党建惠民、温暖城市的创新实践。供销合作总社通过“泰有情·情系三农”品牌创建,将分散资源串珠成链,相融互通,建成农村综合服务社1087家、电商服务站点1200家、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50个,将农民所需的生产、生活、生态服务送到了田间地头。法院系统打造“泰有力”品牌,推进巡回审判、破产重整、司法便民、司法惠民,积极回应群众法治需求,让党建成为业务的“动力泵”、成为资源整合的“交换站”、成为凝心聚力的“磁铁石”。“泰满意”营造便捷高效政务环境,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哪些能办哪些不能办”的问题,梳理1788个行政权力事项,建立3080个标准化办事指南;排查梳理的94项民生突出问题已全部解决。
针对民生诉求掌握不准、民生政策落地不快、公共服务供给群众满意度不高等突出问题,泰州市委制定出台《关于切实提高民生服务保障水平的八条措施》,推动机关部门和机关干部做到“三清三快两及时”,即需求底数清、保障政策清、救助路径清;诉求快回应、补助快发放、项目快推进;成效及时评估、督查及时激励。效能办针对部分民生补助审批部门多、环节多、发放慢的问题,对各项民生补助补贴发放流程进行了梳理汇总,优化完善96项民生补助补贴发放流程图,确保各项民生补助发放时间提速50%以上。发改委系统开展“及时雨、快落地”专项行动,低收入群众价格临时补贴发放时间缩短至5个工作日内。
“实践证明,活动的开展有效解决了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难题,实现了党务、业务、服务同频共振、相得益彰。”泰州市委市级机关工委书记程荣稳说。该市提出考核评价反向化,“不以民生工作代替服务品牌塑造、不以一般性业务代替为民惠民举措、不以部门自我评价代替群众真实感受”的基本原则。所涉及的民生事项,不是部门的一般性业务工作,而是群众反映强烈、需要攻坚克难的关键事项,像黑臭河道治理、增加停车泊位供给、提高学前教育普惠性比例、流动摊点规范化治理等。“一线问需”助力“泰优居”,住建系统21个支部128名机关党员干部全部下沉至一线小区、路面,参与改造老旧小区46个、惠及群众2.2万人。针对医疗服务体系弱项缺项叫响“泰佑康”,狠抓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院等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和重点专科建设,去年基本医疗卫生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一。
“能不能成为服务品牌,最终还得看服务对象的真切体验和真切感受。”张余松说。该市构建市级机关部门履职服务评议机制,加大基层对上级机关的反向评议力度,增加群众评议分值比重,并运用电话随机评价、APP打分、行风监督员暗访等方式,接受群众代表评判,确保品牌建设“叫好也叫座”,让行动慢的快起来、成效差的好起来。政法委、人社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围绕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企业用工和员工就业满意度、窗口服务满意度等,邀请第三方机构调查测评,找出工作中的症结所在并不断改进。今后,该市还将致力提升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精准度、创建资源的集聚度、上下衔接的紧密度,探索推进党建联盟建设,促进各主体资源共享、价值共创,形成聚合反应、化学效应。建立市、市(区)两级机关党员干部回所在村居报到、服务制度,找准群众需求重点、工作推进难点、政策落实堵点,想方设法帮助基层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泰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