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政银农”累计授信家庭农场1.41亿元

2019-12-19 08:47:49| 来源:中国网·美丽泰州|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真没想到,只要签个字,就能拿到贷款。”在日前举行的泰州市第五期“政银农”新型经营主体授信签约仪式上,从事粮食种植的润虹家庭农场主郭桂军凭借良好的信用,从银行获得了100万元

  中国网·美丽泰州讯 “真没想到,只要签个字,就能拿到贷款。”在日前举行的泰州市第五期“政银农”新型经营主体授信签约仪式上,从事粮食种植的润虹家庭农场主郭桂军凭借良好的信用,从银行获得了100万元的“惠农快贷”授信。

  “以前因为购买农资、添加设备想要贷款,但银行不是要求提供抵押物,就是要找担保人,总之很难借到钱。”郭桂军说,“现在好了,有了‘惠农快贷’授信,农场发展更有底气了。”

  此次“政银农”授信活动由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和人民银行泰州支行牵头相关金融机构举办,旨在扩大“政银农”合作平台影响力,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当日,泰州海陵区其动家庭农场、泰州市穗源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等46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牵手”7家银行,获得授信总额度达4700多万元。根据授信协议,当日签约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可以享受签约银行信贷、综合性金融服务、贷款利率低于同期同档次的平均利率、贷款贴息等多项不同的优惠政策。

  在人民银行泰州支行副行长姚金楼看来,“三农”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但是,因为抵押物匮乏、信用体系缺失、贷款风险大等因素,贷款难、贷款贵、手续烦成为困扰和制约“三农”发展的普遍性难题。

  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毛正球介绍,农村金融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的重点改革内容之一,纳入了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近年来,各地各有关单位借助泰州市成为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契机,强化与各涉农金融机构沟通与合作,其中一大创新举措就是于2015年推出“政银农”合作平台。

  “政银农”平台旨在推动“政府-银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方信息共享,借助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信用档案,综合评定信用等级,并给予贷款授信。姚金楼介绍,该平台建立初衷是推动金融支持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社会氛围。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政银农”平台累计推动泰州市金融机构对131户家庭农场授信1.41亿元。今年,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质发展,在往年的基础上扩大了授信规模,与往年比被授信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增长约70%、授信额度增长约45%。

  “银行帮助我实现了农场梦。”2016年以来,借助“政银农”平台,海陵区罡杨镇的家庭农场主刘其动先后从当地农行获得贷款150万元,随后他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并建成仓库3500平方米,购入8台烘干机、4台手扶插秧机、2台洋马收割机等。刘其动笑着说,目前农场承包种植面积达700亩,年产稻谷、小麦8000吨,他的家庭年收入也达到60万元。“在政府和银行支持下,越干越有劲,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政银农”平台有效撬动金融活水注入“三农”领域。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金融机构共向1423户家庭农场投放了4.7亿元贷款,比年初增加221户、7500万元贷款。姚金楼表示,下一步,泰州市将以市(区)为单位统筹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服务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为总体方向,以信用系统和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支持融资、培育信用意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信息征集、信用评价和服务应用为重点,着力构建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力营造“信用创造价值”的浓厚氛围,真正打通金融便民惠农的“最后一公里”。(高爱莉 赵子忠)

【责任编辑:许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