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财经 > 财经新闻 > 正文

城市发展该往何处聚焦 南京打开突破口

发布时间:2019-01-02 09:29:06  |   来源:新华日报  |   作者:颜芳  |   责任编辑:许蓉
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成为南京第一战略,南京选择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一年来,南京签约落地新型研发机构208家,备案108家,涉及核心科学家和科研管理人员近5000名,一大

  “人生不老,还我书生意气!”2018年12月29日,人源化模型与药物筛选创新技术研究院周年庆典日,研究院院长高翔博士发出诗意感慨。

  这一年,高翔开始人生新征程,每天绷紧而又充满希望。这一年,南京这座千年古都,开启充满活力的创新历程。

  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成为南京第一战略,南京选择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一年来,南京签约落地新型研发机构208家,备案108家,涉及核心科学家和科研管理人员近5000名,一大批科研人员冲出“体制围墙”。这些“冒险者”“开拓者”正以集聚之势为城市锻造新质地,形成新势能。

  1

  换一种方式冲击人生之顶

  谁能想到,高翔这位学术成果丰硕的南京大学知名教授,第一次面对风投机构做路演时竟会感到紧张。

  高翔被人熟知的身份是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是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主任和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6年领衔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年前,他辞去南京大学—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职务,成立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创办人源化模型与药物筛选创新技术研究院。从此,他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挑战,“一天要做无数决策”,“晚上经常睡不着”。公司计划A轮融资,做第一场路演,他心里没底,不知道投资者怎么评估公司前景。

  作为新创公司,“集萃药康”目标高远:成为国际上有话语权的动物模型研发机构和供应商。这些模型是创新药研发的关键,市场空间巨大。2018年当年,“集萃药康”营业额即突破7000万元。

  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南京出台新政,让科学家团队和管理团队真正拥有话语权。高翔通过抵押房产等方式,和团队成员一起出资800万元,联合南京生物医药谷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成立集萃药康公司,并布局全国,在四川和广东成立控股分公司。高翔雄心勃勃,计划3年内借助资本的力量和强大的研发实力,在欧美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基本完成新公司在全球的布局。

  作为国内科教重镇,南京拥有53所高校,其中包括12所“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此外还有上百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00多家央企规模以上企业。南京科教资源“家底厚实”,但也被人称为“体制之城”,意思是掌握各类资源的人多数在“体制内”,容易安于现状。

  从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到成立高新园区,从推动科研院所改制到建设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南京激活体制内资源,激发科研人员投身成果转化的探索从未停止。这一次,南京将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突破口,提供场地、启动费、融资、产品首购等有力扶持,每年按绩效择优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一家研发机构获得少则数百万元,多则上亿元财政投入。对新型研发机构,南京要求人才团队现金投入持大股,技术成果要具有产业化基础和市场化前景,每年要孵化引进一定数量的科技型企业。

  南京一打出“新型研发机构”这张牌,卢明辉立刻心动,马上行动,拿出准备买房的200万元,组建专家团队,与南京栖霞区政府、上海复享光学科技股份公司共同成立南京大学光声超构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并注册运营公司。卢明辉及专家团队占股60%。

  卢明辉从事人工微结构材料中的声学、光学与热声子学研究,不到40岁已是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在国际核心期刊(SCI)上发表论文150多篇,入选科技部创新领军人才,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位学术圈冉冉升起的新星要去“开公司”,一时在南大成了新闻。有前辈提醒卢明辉:千万别昏了头,要抓紧多出成果,冲击学术之巅。

  卢明辉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花了4年多研发的声学传感器,在实验室一放两年多无人问津,2018年小规模生产,一下引起市场关注,多家公司要买断、想投资。卢明辉告诉记者,一个钢笔大小的声学传感器需要上百样组件,从原材料到集成,每一环都影响产品性能。从原始创新到产品工程化,成果转化过程艰难,堪称“死亡之谷”,自己必须冲过去。目前,卢明辉的研究院正和一家工程化经验丰富的香港公司洽谈,准备成立合资公司,引入国际技术资源,提升消声降噪的产品工程化水平。

  除了教学、科研,每周卢明辉要拿出一天处理公司事务,每天他忙得没空和妻儿说上几句话。他深知创业艰辛,必须付出足够的精力,不断进取才可能有些许收获。在斯坦福大学访学时,卢明辉认识了不少世界知名科学家,有一位教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Change the world and get rich”(改变世界,变得富有)。有的导师名下有多家科技公司,掌管着知名投资机构。市场愿意让这些智慧的脑袋去决策如何让科研具有变现价值。

  截至2018年11月底,南京签约落地新型研发机构208家,配备科研和管理人员4878人,备案108家,其中逾半由“双一流”高校团队组建。省技术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认为,上百家新型研发机构,数千研发人员,在南京800多万人口中不过沧海一粟,却对南京建设创新名城产生非同一般的影响。无论是个人,还是一座城市,惟有突破陈规,敢闯敢试,才能被未来青睐。

  2

  拿“身家性命”接受市场洗礼

  主营业务 6000 万元,孵化企业 21 家,作为南京新型研发机构“先进分子”——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的所长,骆敏舟说远没到可以喘气的时候。趁着元旦假期,骆敏舟召开公司董事会,计划 2019 年协作机器人推向市场,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过亿。

  市场如战场,跳上战车就意味着要一往无前。骆敏舟曾担任中科院地方中心负责人,当过我省设区市副秘书长。在众多身份中,“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和他的个人命运捆绑最紧,研究所不仅有他200万元入股现金,还有他多年的念想。骆敏舟说,什么时候研究所的智能化系统和产品拥有核心技术,能在市场站稳脚跟,能跟国际巨头短兵相接,那才算是“走向成功”。

  一大批曾靠拿课题经费做研究的“书生”们,拿出“身家性命”去迎战市场风雨。骆敏舟“战队”有来自海内外的200多名研发人员,他们或在研究所,或在孵化企业中,在智能化领域集群作战。在南京博科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栋梁看来,南京新型研发机构的制度设计,一大高明之处在于将成果转化内化为科研人员的主动追求。研究机构要当“老母鸡”,孵化出一定数量的公司,才能拿到政府资金,于是,从导师、师兄弟到科研伙伴,哪怕远在天涯海角,都有可能被追梦者说服,共同坐上新型研发机构的“战车”。

  南京奥吉智能汽车技术与装备研究院院长张广辉,与同济大学的博士生同学联手,即将在新的一年注册公司,专攻汽车电子智能控制产品。张广辉曾在国内两所名校读硕读博,又在长春一汽技术中心工作过9年。既熟悉高校,又了解企业,他联合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南京成立研究院,已孵化7家企业,其中3家企业的创业者从企业研发部门跳槽而来。

  张广辉认为,众多创业者能集聚南京,最终靠的还是市场的召唤力。他的研究院联合江宁高新区创投、泰州创投,还有一位自然人出资4000万元,共同成立2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其中4000万元将投向奥吉平台孵化企业。南京组建创新投资集团,注册资本50亿元,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已撬动社会资本30多亿元。

  拿到南京新型研发机构的备案,对不少科研团队来说就如同披上“战袍”,一下能直接面对以往无法接近的机构。江苏垒途智能教科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华京说,此前要拜会学校、医院等潜在合作对象,人家对商业公司不信任,无意进一步交流。现在成为新型研发机构,相当于拿到政府背书,专家、资本、产业伙伴,各类资源集聚速度远超预期。

  将城市有形无形的资源倾注到创新创业的引领者,这正是新型研发机构制度设计的初衷。

  3

  “南京推着你去做想做的事”

  每周都要在北京、南京之间往返的胡金龙,经常不能及时订到高铁票。他说两地之间的人流更密集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将信息高铁战略项目放在南京,并为此成立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所,胡金龙任副院长。他介绍,现在的通信网络只覆盖到地球表面的20%,未来网络要随时随地接入人和物,实现网络传输天地一体化,信息处理要像高铁一样容量更大,时效更强。研究院规划建设500亩的信息高铁实验场,这意味南京将成为国内卫星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中心。

  从创新链走向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在某个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很多新型研发机构的追求。在人工智能领域,南京已集聚三四十家科研机构,其中新型研发机构逾20家,包括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领衔的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和京东(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 年 8 月,27 届全球机器人与人交互技术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来自 31 个国家和地区的 260 多位科学家及业界人士齐聚南京。会后,有七八家国际创新机构表示愿意落户南京。南京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顾问郝睿德教授同时兼任意大利国家工业研究院人工智能中心主任,正是他促成此次高规格国际会议在宁举办。几位参会朋友担心安全请他去上海接机,郝睿德要他们自行坐高铁来南京。“科学家要放弃成见,亲身去感受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开放才有创新,南京已经在这样做了。”他说。

  新年前三天,英国特伦特大学教授杜雯翀离开南京回英国。这半年来,这位国际知名儿童专家每个月都有一半时间在南京工作。她出资150万元,加入垒途智能教科技术研究院人才团队,研究院的工作成了她的主业。她说,国内很多城市邀请她参加人才项目,而南京新型研发机构更具战略意义。

  “南京的政策推着你去做想做的事。”杜雯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研究儿童心理和行为,注重在婴幼儿期发现孩子成长异常并及早干预。她已促成英国特伦特大学和同济大学在南京设博士点,设置硕士研究生班。2019年她将推动相关国际会议在南京召开,并谋划在日本和英国设研究院分支,使南京成为儿童保健和儿童教育领域具有强大号召力的知名城市。

  “我在南京感受到行政力量对科技创新的强大推动,受益匪浅,这是全球创新的一条新路。”杜雯翀说。

  在南京现有新型研发机构中,境外学科团队占11.4%,包括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在内,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校院所都深度参与南京创新。

  2018 年 4 月,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院士率队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签约落户。这位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泰斗72岁首次创业选择南京,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