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不忘“国之大者” 以实干担当“筑”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

2024-06-19 16:46:10| 来源:中国网•东海资讯|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江豚嬉游,春柳拂岸,日前,伴随着“八局49号”泥水平衡盾构机的巨大刀盘在接收井内涌起阵阵水花,中建八局承建的南京长江新济洲供水工程控制性节点——1945米长越江廊道贯通,在有

中建八局:不忘“国之大者” 以实干担当“筑”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

  江豚嬉游,春柳拂岸,日前,伴随着“八局49号”泥水平衡盾构机的巨大刀盘在接收井内涌起阵阵水花,中建八局承建的南京长江新济洲供水工程控制性节点——1945米长越江廊道贯通,在有效保护湿地的前提下,为江宁区百万人民群众用水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成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为党和国家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生力军、排头兵 ,中建八局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不忘国资央企使命担当,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创新发展,发挥专业优势,参与投资、建设、运营了一大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基础设施工程,以坚决当好中建集团高质量发展“顶梁柱”的奋斗姿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了铁军力量。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筑”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建八局:不忘“国之大者” 以实干担当“筑”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先后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强战略支撑。协同发展,交通先行。中建八局依托专业优势,在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征程中肯担当善作为,奋力激活协同发展新引擎。

  北国初夏,京津冀协同发展步入第10个年头,中建八局参建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有望突破4500万人次,振翅的“钢铁凤凰”,已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支撑。“凤舞”之下,中建八局参建的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工程步入攻坚期,“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加速驶来。同时,参建的太行高速纵贯山区,连通北京、河北、河南,有效缓解了北京西南方向过境压力,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率先突破;参建的京秦高速全线贯通一年,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四纵四横一环”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愈加凸显。

  木棉火红,粤港澳大湾区在互联互通中动力澎湃。中建八局匠心建设的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及卫星厅,已成为国际空港、一流航空枢纽、全球货物集散中心。攻坚克难,参建深圳地铁9号、13号线、深惠城际铁路纵横鹏城,支撑大湾区加速融合。火热建设中的G207公路,建成后快速推进茂湛都市圈一体化建设;连接两广的深南高铁,促进区域平衡发展;连接两个革命老区的“红都动脉”瑞梅铁路,扩大湾区辐射作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八桂大地,柳梧铁路大干正酣,未来将成为川渝云贵及桂中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货运交流的主通道;踏平坎坷,苍昭高速公路从大山中蜿蜒而出,让湾区活力延伸西部,让山区群众驶入脱贫致富快车道。

中建八局:不忘“国之大者” 以实干担当“筑”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

  大江东去,长三角城市群生机勃勃。中建八局参建的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开创国内垂直换乘交通枢纽先河,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了强劲引擎。参与新建沪杭高铁,助力“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建设,为实现东西互联,激活长江经济带贡献关键力量。承建沪苏通铁路顺利投运,缩短上海至南通通车时间至1小时6分钟,极大助推区域一体化发展。承建上海两港大道快速化工程,打通临港联通世界主动脉,助力新片区打造国际级“滨海未来城”。参建上海S7公路,完成国内首个全预制拼装桥梁,参建的S3、机场联络线、嘉闵线、崇明线,将有力促进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参建宁句城际工程,成功开启“宁镇扬”一体化时代,为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按下了“加速键”。承建的浙江嘉兴火车站作为嘉兴市“百年百项”重大项目和“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已成为传播“红船精神”的重要媒介。

  大河奔腾,齐鲁大地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加快建设,有力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建八局参建的济郑高铁贯通运营,鲁豫牵手、紧密相依,畅通黄河流域经济循环,助力山东高铁运营里程居全国首位;作为国内首条以地方为主投资建设的济青高铁,打开全新的铁路参建模式,构筑起山东“三纵三横”城际轨道交通网主通道。同时,济滨、济枣、济莱高铁助力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网建设,极大促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济青、青兰、沈海、京台、京沪高速改扩建工程四通八达,让山东高速正式进入“8车道”时代,加速构建起成熟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山东高质量发展“强筋壮骨”;山海相遇间,青岛胶东、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向海而生,以一流航空口岸,助力齐鲁逐梦蓝天、连接世界。

  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八局的脚步不止于此。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的征程中,中建八局依旧步履铿锵。在杭州、重庆,在成都、在西安,在乌鲁木齐,在兰州,在西宁,在呼和浩特,在贡嘎……作为“机场建设专业户”的中建八局,以匠心托举一座座现代化机场拔地而起;参与建设成达万、渝万、渝昆高铁和太中银铁路,让奔向期望的列车疾驶在广袤的西部大地,八局铁军以担当作为助力打造高质量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与此同时,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主战场,中建八局品质建造哈大、沈白、长吉、敦白、吉珲高铁,矢志打通区域振兴的“任督二脉”。匠心建设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四大机场,全力争当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先锋军。

  锚定新型基础设施,“筑”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建八局:不忘“国之大者” 以实干担当“筑”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

  中建八局深刻认识新时代国资央企使命责任,积极投身“新基建”产业蓝海,自觉担当中建集团“塑强基建支柱优势”主力军。

  数字时代需要高效率的“算力网”,“东数西算”工程应运而生。中建八局紧跟产业导向,建设中国银保信乌兰察布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工程,进一步夯实了金融产业数字化转型基座。建设阿里巴巴内蒙古云计算数据中心乌兰察布察哈尔右翼前旗项目,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建设乌兰察布华为云数据中心项目三期项目,将成为国家级云计算示范产业基地和全国乃至全球的云服务承接中心,助力民族品牌“遥遥领先”。建设中国建设银行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数据中心,为创建国家级金融数据产业园发挥积极作用,助力夯实“东数西算”绿色算力中心算力基座,带动自治区产业升级,全力打造“草原云谷”。

  推动东西互联,算力互补,建设国家医疗健康大数据北方中心、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中国联通西北数据基地、中国移动(宁夏)数据中心、上证所金桥技术中心基地、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济南超算中心科技园、中国联通青岛(智算)中心、 胶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以及青岛东华副中心软件园等重点项目……中建八局“筑”力构建新型算力网络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永不止步。

  列车疾驰,人头攒动,轨道交通赋予城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2012年参建南京地铁10号线,全面进军轨道交通盾构施工核心业务领域,到整线承建山东省首条穿黄地铁线路——济南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中建八局现有各类型盾构装备100余台套,业务领域拓展到站后设备安装与装饰装修、四电以及铺轨等全链条综合施工,先后在国内31个城市参建了60余个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地铁车站百余座、轨道区间150余个,承接盾构法隧道近300公里,并在盾构极限小半径曲线段掘进等技术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中建八局正以向新图强的信念,为一座座城市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筑”力绘就民生新画卷

中建八局:不忘“国之大者” 以实干担当“筑”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硬里子”,事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建造人民满意的工程,是中建八局与一座城市的浪漫约定,更是给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在肇庆,六年砺剑,打造了全国立项单体规模最大的综合管廊工程——肇庆新区城市地下管廊,为湾区民生保障树立了标杆典范。北上沈阳,在毫无经验借鉴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建造了国内首个盾构法管廊工程——沈阳市地下综合管廊(南运河段),为国内老城区超大体量城市更新积累了宝贵经验。在雄安,高品质建设一条条城市地下“生命线”,容东管廊、雄东片区综合管廊、雄安启动区D03综合管廊等重点工程,中建八局以系统化、智慧化、集约化的地下管廊建设要求打造出一个经济适用、可复制,具有创新示范作用的综合管廊体系,贯通起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力脉搏,为这座千年之城积蓄起澎湃力量。在济南,为了守护宜居环境,承建的国内投资规模最大的雨污管网类PPP项目——济南雨污管网正在畅通城市“肠胃”,塑强城市韧性;为了守护万家温暖,承建的黄河下游首条穿黄供热专用隧道工程——“聊热入济”穿黄隧道正在加紧建设,工程对支撑国家“双碳”战略,提升济南市供热保障能力和节能减排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天津、雄安、杭州、南京、合肥、长春,中建八局在30余个城市承建的污水处理、输水供水项目,正保障城市居民用水安全。

  奋斗的足迹不止于城市,乡村振兴也是中建八局的主战场:甘肃卓尼,以公共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为牵引,一体推进定点帮扶工作,带动千余名卓尼群众稳定增收,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攻坚克难,高品质建设四川德会高速公路,为打破川南、滇中闭塞状态,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打通了交通大动脉。鏖战千余日,匠心建造西淅高速公路,为豫西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希望。高效建造台辉高速公路,成功结束豫东北至鲁西南不通高速的历史,助力沿线乡镇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建设鲁南高铁,助力沂蒙革命老区首次接入全国高铁网,为当地民生经济装上了“加速器”。建设辽宁宽甸县浑江大桥,让属地村民“出门靠轮渡”的困境彻底成为历史。建设柳州雒东公路,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沿线经济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浙江金华乡村振兴-长三角经济带及绿色农业产业项目,打造高标准农田助力国家粮食安全,中建八局正以自己的行动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奋斗的足迹流转百川,中建八局以匠心泽润一方,服务河湖生态环境治理,还给大自然一汪清水。建设中山市未达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实现天蓝、水碧、地绿、美化良性循环,呈现水清岸绿、生态景美、宜居宜乐的“绿美中山”。建设苏州吴江水系连通工程,为长三角生态示范区打造区域性的绿色廊道生态系统,展现江南诗画水乡风貌,促进当地生态和谐发展。在中建八局的精心守护下,重庆綦江、南宁邕江、武汉南太子湖、肇庆长利湖、济南小清河、佛山桂畔海水系、郑州金水河等一众江河湖泊焕然新生,串联起一道道美丽的绿色生态廊道。中建八局还专注于服务重大水利设施建设,持续保障水资源科学配置,建设自贡楼房湾水库、济南卧虎山水库、万源寨子河水库、云南金瓜水库、都江堰灌区等一大批重大水利项目,切实提高水源调蓄能力,为社会民生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支撑。

  奋斗的足迹追“光”逐“绿”,中建八局践行“双碳”战略,积极参与新能源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在新疆沙漠腹地,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光伏项目——中绿电米东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绿色环保的“大美新疆”。在山西的重峦叠嶂,三峡能源盂县100兆瓦光伏+储能项目顺利实现首次并网,一排排光伏板,耀如银鳞,把一望无际的茫茫山野变一往无前的清洁能源“盛地”。中建八局在海上光伏、陆上风电、抽水蓄能等细分领域不断突破,塑强新能源业务全产业链生态,助力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聚焦创新绿色转型,“筑”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建八局:不忘“国之大者” 以实干担当“筑”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建八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基础设施开展多维度技术攻关,打造了一系列具有行业显示度的重大成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绿色建造,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建八局建设河南沿黄高速公路项目,成功打造全国首座现代版智能无人化梁厂并实现迭代升级,自动化水平达到83%,工效提升63.5%,钢筋损耗率小于1%,以大胆创新赋能高效建造。沪通铁路项目曹路制梁场率先推出由中建八局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座铁路“数智梁场(DSY)”首代研发产品,钢筋加工工效提升43%,混凝土浇筑自动化水平达87%,预应力施工自动化水平达到了82%、工效提升23%,实现管理与技术的相互赋能。参与建成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研发全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智能建造一体机,实现减排20%,为全国第一条全自主运行系统(TACS)线路贡献八局力量。

  智能建造,开辟工程建设智能化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中建八局自主研发挂篮吊装一体机,实现混凝土悬臂浇筑作业智能化、自动化及施工全过程的智能控制与监测,将山东滨州套尔河特大桥成功打造为“世界第一跨径混合梁桥”。创新研发盾构施工辅助决策系统,助力深圳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工程提前完成全线贯通,有效提升盾构施工智能化管理水平,为交通强国建设积蓄澎湃动力。持续升级IABM智能装配造桥机,不断发力高架桥装配化建设,高品质建造绍兴越东路北延智慧快速路、江苏盐洛高速工程。自主研发国内首台门架式钻爆支护一体化隧道台车,在广西吴圩至上思高速公路工程成功运用,有效提升隧道钻爆支护施工安全性智能度。研发的业内首批次移动智能试验室系列产品,实现混凝土养护-力学试验以及钢筋加工全过程智能化,试验效率提升20%、钢筋加工效率提高50%,有效提升工程建设品质与效能。

  新型建造,完成换道超车的关键一招。中建八局成功突破千吨级国产碳纤维斜拉索技术,在聊城兴华路跨徒骇河大桥项目落地应用,建成世界最大跨度、国内首座使用碳纤维斜拉索的车行桥。成功研发国产碳纤维吊杆并在青岛海洋活力区跨风河新建桥梁工程落地应用,实现3000 兆帕高强碳纤维吊杆以及48K大丝束碳纤维在国内的首次应用,为推动国产碳纤维的工程化应用及产业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艰难,更彰初心。中建八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对接和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探索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新路径。

【责任编辑:DH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