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利物浦大学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06-24 15:51:37| 来源:中国网·美丽苏州|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西交利物浦大学举办2022届研究生专场毕业典礼。2022年,西浦共有1000余名硕博士生顺利毕业,被授予利物浦大学和西浦的硕士、博士学位,于今夏扬帆起航,步入新的旅程。

——2022届千余名硕博毕业生扬帆起航

  中国网·美丽苏州讯 6月23日,西交利物浦大学举办2022届研究生专场毕业典礼。2022年,西浦共有1000余名硕博士生顺利毕业,被授予利物浦大学和西浦的硕士、博士学位,于今夏扬帆起航,步入新的旅程。

  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表示:“今天是西交利物浦大学发展史上首个研究生毕业典礼专场,这见证了西浦硕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承载了学校对所有研究生的一份心意。愿你们带着西浦的独特回忆,奔赴炙热的未来!”

西交利物浦大学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届千余名硕博毕业生扬帆起航

  为博士生提供优越的科研环境

  西浦智能工程学院博士生孙铭杰本科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双硕士学位。从研究方向、奖学金和苏州的地理优势三个角度进行综合考量,他选择来到西浦读博。

  孙铭杰的课题研究围绕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展开,读博期间获西浦全额奖学金支持。他说,“西浦提供的是比较有热度的研究方向,我个人也很感兴趣。选择热门的课题方向,意味着毕业后对口的高校教职岗位,以及与产业界的合作机会都比较多。”

  孙铭杰由智能工程学院院长林永义教授和肖继民博士共同指导。每周,除了和实验室的同学们一起开组会、头脑风暴外,他和导师会有一对一的讨论,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改善方法。同时,西浦支持博士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同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

西交利物浦大学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届千余名硕博毕业生扬帆起航

从左到右依次为:林永义教授、孙铭杰、肖继民博士

  “我的导师本身就活跃在科研一线,林教授偏向于宏观方向上的把控,肖博士会更关注细节上的引导,具体到如何构思、设计实验方法,如何在论文中突出自己的优势,减少工作中弱点的影响等等。”孙铭杰说。

  “对计算机专业来说,需要具备较强计算能力的机器去处理数据和做实验。西浦的设备量比较充足,我认为可以到达985大学实验室能够给到的算力水平,足够支持我们开展研究。”孙铭杰补充道。

  凭借读博期间出色的科研成果,目前孙铭杰已获同济大学录用,将在完成相关流程后入职担任助理教授。

西交利物浦大学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届千余名硕博毕业生扬帆起航

  西浦智能工程学院科研副院长陈敏博士介绍道,学院的博士生导师经验丰富,严格要求,教学风格虽各有不同,但都亲力亲为支持学生科研,提供学术理论、学术方法方面的指导。

  “西浦的博士奖学金是比较优厚的,半奖免除学生的学费,全奖在免除学费的同时还提供生活补贴。奖学金一般源于大学以及企业、政府的科研项目。此外,硕博研究生还可以选择西浦-集萃的联合培养路径,参与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专业研究所、企业联创中心的产学研联合项目中。”陈博士介绍道。

  截至目前,西浦智能工程学院共累计招收博士生225名,其中170名获奖学金,现仍有46个奖学金名额正在招收博士生。

  产学研协同育人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

  张琳是西浦-集萃学院的首届联合培养硕士毕业生。作为18个月学制的多媒体通信专业研究生,她先在西浦完成两个学期的专业课学习,然后前往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完成毕业课题研究。

西交利物浦大学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届千余名硕博毕业生扬帆起航

  “我在研究所完成了有关激光雷达的项目,将无人消毒车、清洁车技术应用到复杂场景中。”张琳说,“研究所的科研经历让我有机会接触真实可应用的大场景。我们运用研究所的先进设备完成实验,这给我的论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靠的硬件条件。”

  西浦-集萃学院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高校合作建立的第一所集萃学院,与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同的是,学院的硕博士培养课题均来自市场一线的真实技术需求。

  西浦助理副校长(科研)、西浦-集萃学院执行院长马飞教授谈到,“西浦-集萃学院将硕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与企业的研发、技术的创新、长三角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我们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让学生能够去研究和解决当前产业界面临的真实问题,真正学到东西、做出东西,在硕博士研究课题上取得成果。”

  在产业导师、智能制造所产品研发总监卢钰博士和西浦校内导师余丽敏博士的指导下,张琳顺利完成毕业课题,获得了利物浦大学的卓越(distinction)等级硕士学位。

西交利物浦大学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届千余名硕博毕业生扬帆起航

  毕业前夕,她在多个面试机会中选择了与自己职业规划方向最匹配的三个,并一举拿下三个offer,目前已在清云智飞(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担任互联网产品策划。清云智飞是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科技成果的转换平台,由清华控股、同方投资、中关村发展集团共同发起成立。

  “专业技术背景肯定是公司留下我的一个前提。”张琳说,“做产品工作需要创造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必需的。此外,双语办公的能力、沟通中展现出的亲和力,也是面试官比较看重的。”

  回顾自己在读研期间的收获,张琳说,提前接触工作环境,让她有了角色和视野的双重转变,增加了对产业和社会的认知和理解。

  “在研究所,从项目立项到开发,再到最后的验收、测试以及用户反馈等,我对整个流程有详细了解,对技术人员的辛苦也有切身体会,所以现在工作中的沟通效率比较高。”她说,“当项目出现问题时,把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逐一突破,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我在研究所期间学到的,让我受益至今。”

  “现在的工作中,我需要进行产品的设计评审,需要在很多人面前分享自己的思路。在西浦经常做课堂分享,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在工作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张琳补充道。

  “学生在研究所和龙头企业做课题,就相当于一段有价值的工作经历。”马飞教授表示,“这些研究所和企业在业界都是非常领先的,而且学生的产业导师都是研发总监、领军的技术负责人或企业老总。学生用最新的技术做最新的产品,如果能够有成功完成项目的经验,我相信在求职的时候将拥有很大的优势。”(石露芸 金画恬 张欲晓)

【责任编辑:DH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