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救在身边”社会实践团队于2021年7月在泸州市青少年宫城西馆开展了为期4天,针对青少年宫两期护苗班学院开展急救培训。实践队通过讲演、实践及游戏竞赛等方式,传递急救知识,向少年宫学员教授了脉搏判断、昏迷病人的体位管理、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旨在提高青少年的自救、他救水平,及安全意识。
7月16日早晨,团队成员集中到急救技能实训室,试讲自己所负责科普内下午活动正式开始。尽管团队有预先演练及之前科普经验,但团队到现场真正面对小孩子,也面临了意料之外的困难,如何改善主讲人亲和力,如何维持科普课堂纪律等问题成为团队晚上复盘讨论的主要内容。
试讲现场(董晓婷 摄)
团队每日复盘及课程试讲
7月19日下午,此次科普活动内容为桡动脉和颈动脉的体表位置及触及,团队运用电子血压仪等医疗设备辅助教学,讲解不同搏动数量所反映的身体情况;随后让小朋友们两两组队触及对方的桡动脉,默数其搏动次数,并与电子血压仪中准确脉搏数对比,让小朋友们把此次结果与自己默数的结果形成对比,对于结果差异较大的小朋友们,需要叮嘱他们私下再继续练习;有了第一次科普经验后,此次科普进展十分顺利,局面控制得很好,同时也有部分同学出现了实操过程不自信的情况,针对这些同学,团队探讨后通过讲解这些知识的重要性,或不断鼓励不自信的小朋友来增强这些同学的学习欲望或信心。
学员练习(罗映晋 摄)
7月20日下午,出发前天气骤变,雨若珠帘,但雨停后团队立刻赶赴少年宫,准时开始了教学,并开展青少年宫系列科普课程计划第二课时体位管理,团队通过开展大量实操,加深学员印象。在学员进行大量操练后,主讲人邀请学员上台演示并纠正错误,再次加深学员学习印象。在队员之间默契配合下,课堂走上正轨,团队成员体会道:传播急救,不但要把口号喊响亮,更重要脚踏实地去做。
学员练习昏迷病人体位管理(蒲星玥 摄)
课堂剪影(邱馨慧 摄)
7月21号下午,由于青少年宫其它活动的安排,团队未能按计划开展全部科普内容,此次活动为最后一场,团队仍以积极心态,完成最后活动安排,此次为青少年宫系列科普课程计划的第三课时,主要讲授成人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大量因心脏骤停而死亡的居民,心肺复苏是有效抢救手段,最佳抢救时间是4分钟,但了解急救的人只有不足总人口的1%,我们团队也是基于此开展本次活动。团队增加与小孩互动,抓住小朋友的天性,通过鼓励、沟通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效果。(蒲星玥 范翔 邱馨慧)
学员体验心肺复苏(陈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