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教育 > 投诉曝光 > 正文

广东希望小学3年2次异地重建 引发当地公众猜测和热议(图)

发布时间:2014-10-15 07:47:44  |   来源:光明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金海燕
在广东清远市连山县,一所希望学校使用了10多年后,于3年前被当地政府拆掉异地重建,原址被卖给开发商。新校建成2年后,又将因改造医院需要,再次搬迁他处重建。

广东希望小学3年2次异地重建 原址先后被卖(图)

  在广东清远市连山县,一所希望学校使用了10多年后,于3年前被当地政府拆掉异地重建,原址被卖给开发商。新校建成2年后,又将因改造医院需要,再次搬迁他处重建。学校如此频密搬迁引发当地公众的猜测和热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所学校这样被挪来挪去呢?记者到连山县进行了调查。

  拆迁

  校园从30亩扩至130亩

  10月10日下午,记者在连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又名慈祥希望中学,以下简称连山职校)校园看到,崭新的实训楼、综合教学楼等建筑背靠青山有序排列着;教学楼前,足球场、篮球场等运动场所一应俱全;学生们在运动场中正挥洒着青春与激情。学生们已被学校告知,不久,他们要搬离这个占地130亩的美丽校园,那些建成刚2年的教学楼将改造成医院。尽管他们的学校与"希望工程""侨捐项目"联结在一起,还是没能摆脱3年内第二次搬迁的命运。

  连山职校原校园地处连山县城的中心地段,距县政府不过四五百米。原学校的教学大楼由香港大光园住持释慈祥捐赠300多万元兴建,释慈祥还捐款70万元建了一栋学生宿舍。连山职校被誉为当地最大的希望工程,自1998年起,学校改为现名。

  10月11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连山职校原址看到,连山县为数不多的高层电梯商品房正在崛起。

  2011年10月,连山昔日最大的希望工程学校在轰鸣的机器声中变成一片废墟。连山县官方公开宣称的理由是:原校园占地只有30多亩,只能提供900多个学位,"学位欠缺、场地狭小"导致无法满足学生就读需求,也达不到连山县创建"省教育强县"的要求。因此,连山县委、县政府在2010年底果断决策,按照土地置换、整体搬迁重建的思路,于2012年将连山职校整体搬迁到距离县城一公里左右的地方,学校所在地块以3000万元的价格卖给地产商。为了纪念捐赠方,新建的连山职校继续保留连山县慈祥希望中学的名称。

  对于学校的搬迁,有连山市民提出了质疑,认为"政府此举是为了卖地赚钱". 2011年,针对群众的质疑,连山县教育部门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拆迁学校是为了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以达到创建"省教育强县"的要求。按相关规定,面积只有30多亩的原慈祥希望中学达不到市重点学校60亩的创强要求,学校在设施、设备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当时申请到100万元资金,但由于缺乏用地而不能动工建设饭堂。据了解,连山县于去年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强县。

热点资讯
精彩推荐
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