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局之年,也是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积极探索教育现代化30周年之际。
11月14日,江苏省教育厅在镇江举行教育强省建设百校行“江苏教育现代化30周年”第三场主题采访活动。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焦伟出席并主持会议,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殷建华出席会议,镇江市教育局局长黄科文作综合发布,镇江市委编办副主任汪涌、镇江市财政局副局长孙明祥、丹阳市教育局局长丁叶俊、京口区教育局局长仲伟等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并特邀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佳佳作为点评嘉宾出席会议。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镇江市教育局局长黄科文介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镇江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崇文重教、人才辈出的教育之乡。在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江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早在1995年,镇江就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双基”历史性任务,按照“对标苏南、总体领先”的思路,向教育现代化迈出了“三大步”。30年砥砺奋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持续发力,镇江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进入到一个发展环境最好、质量提升最快、百姓受益最多的最佳历史机遇期,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水平也从“十二五”时期的全省第六,上升到“十三五”期间的全省第二,结出了累累硕果,交出了一份可喜的答卷。
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参观
回顾镇江教育30年,我们始终夯实“党的领导”这一根基,全面实施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工程和“三看三比”行动,创成13个“五星”先进党支部。深入推进“党旗‘镇’红、镇教先锋”工程,激励党员干部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新打造“1+2+4+N”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联盟,相关做法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始终聚焦“发展质量”这一核心,实现了“两个前列”:一是各项重要监测指标占比居全省前列。全市各学段毛入学率,全部位居全省前列,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99%以上,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高中教育毛入学率均为100%。二是各个学段育人质量居全省前列,义务教育学业水平质量监测水平全省领先,高职校连续11年列同类学校第一,大一新生体质健康抽测成绩从全省第四上升到全省第一。始终强化“改革创新”并取得“三个突破”,执行性改革从点到面的突破,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向专业化、信息化方向迈进。条件性改革从单一到多样的突破,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全面推进,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和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政策性改革从补短板到创品牌的突破,镇江是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和发展实验区,改革成果被誉为“镇江样本”,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目前,已培育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7人,正高级教师通过率、特级教师全市占比全省第二,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率均位居全省前列。2021年全国公共教育服务质量监测位列全国第二。
对于镇江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果,省教育厅曾用“3个前所未有”加以评价,即,资源建设力度前所未有、教育改革深度前所未有、质量提升幅度前所未有。对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省“公平共享、全面多样、适合契合、卓越创新”教育先行示范高地建设目标,镇江教育现代化始终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民生上抓教育、规律上办教育,全面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教育强国建设江苏新实践贡献更大镇江力量。
聚焦高质量发展强化教育改革创新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学生体育课 武术操
镇江市中山路小学 击剑俱乐部
基于双减背景下学校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生活的现实审视,镇江市中山路小学着力进行课后延时服务课程的探索,实现“双减”时代校园可持续发展生态的新构建。打开学校,建没有场域边界的成长营,努力拓展学习边界,整合学校周边场馆资源,把学校打开,校园、家园、社区都是学习和发展的空间,课堂与场域按需延展,在大时空内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学校按照儿童需求对课后服务课程进行全面升级,在原来的课程体系中重点进行了课后服务课程群的建设研究,将常规与特色内容交织,一生一课表,以“减”促“增”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秉持在探索中学习、在评价中成长的方式,“五花八门”的评价方式更是深受学生喜欢。
句容市下蜀镇幼儿园学生户外游戏 钓鱼
让幼儿“奔跑于天地间”,这是句容市下蜀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园理念。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教育逐渐忽视自然,对自然规律和儿童天性缺乏理解,课程活动脱离儿童生活,儿童的生命生长的秩序被打乱,影响身心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该园遵循“回归自然”的教育理念,尊重规律和儿童天性,将自然融入生活,让教育回归真自然,以“奔跑天地间”为核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开发课程资源、以资源改造教育内容、系统建构自然生活课程,演绎了幼儿园自然生活课程回归真自然、真生活的实践样态,有效落实《指南》理念和目标要求,历经16年探索并构建了乡村幼儿园自然生活课程。中四班老师陈曦说,我们幼儿园已由5轨并为4轨,安全课融入游戏里,老师带着大班孩子参与安全标志的绘画和张贴,通过游戏能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安全的重要性。
句容市下蜀镇幼儿园学生户外游戏
积极探索教育强国建设镇江教育现代化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积极探索教育现代化30年,记者通过此次融媒体采访活动近距离了解镇江教育现代化30年取得的成绩,以及镇江相关职能部门和县市区教育局对教育强国建设江苏新实践镇江教育的思考与展望。
汪涌介绍:镇江机构编制部门服务教育现代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深化改革创新,全力保障教育事业发展。二是统筹调剂资源,全力保障教育编制需求。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占事业编制总量约三分之一,超出国家标准2400多名。三是完善机构设置,全力保障教育质量提升,全力支持省级“双减”试点工作。四是优化引才方式,全力保障教师队伍建设,2019年以来,全市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共计600余名。
孙明祥介绍:镇江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从“十二五”的307.78亿元增长到“十三五”的440.31亿元,增幅43%。从2011年起,初、高中、中职生均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经费均由财政预算内按高于省标10%标准安排,支持学校正常运转,不断改善办学条件。2022年起增加安排“镇兴人才”教育领军人才专项300万元,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丁叶俊表示:作为镇江范围教育体量最大的辖市,除了体量大也面临着区位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政府层面保障有力,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教育系统实施“县管校聘”等区域性改革项目,不断激发丹阳教育活力。教育行政部门主动作为,强力推进两轮“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彻底打破绩效分配“大锅饭”、岗位设置“排排坐”等弊端。基层学校积极实践,全市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深化转变育人方式的研究与探索,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仲伟表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最终要体现在优质均衡的教育给予老百姓的获得感上来,京口区先行先试以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促进教育公平为目标,以集团化办学为路径,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动校际合作,打造全域优质的城区教育,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9年,组建中山路小学、市实验小学和红旗小学三大教育集团,在小学阶段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校际间流动,让京口老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的需求得到有力回应。
回顾江苏教育现代化30年镇江交出满意答卷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佳佳表示,在过去的30年,镇江按照“对标苏南、总体领先”的总体思路,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持续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先后经历了乡镇教育现代化、县域和省域教育现代化、全方位教育现代化等发展时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打造出了教育现代化的“镇江样板”。
镇江教育形成了以“四个坚持”为特点的宝贵经验:一是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定海神针”,镇江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持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党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的作用。二是坚持把发展质量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核心”,镇江教育把提高发展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把质量内涵建设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任务,实现了各项重要监测指标居全省前列、各个学段育人质量居全省前列的“两个前列”,教育现代化的整体建设水平和建设层次迈上了新的台阶。三是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动力引擎”,镇江教育始终致力于推动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激发教育现代化的活力和动能,以改革落实国家重大政策部署,以改革解决教育现代化重大难题,以改革回应社会群众教育关切。四是坚持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价值遵循”,镇江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教育公平作为重要的价值遵循,全力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不断满足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待,切实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王院长充分肯定了三十年来,镇江市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为新时期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祝愿镇江教育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在高效能教育治理、高品质学校建设、高素质队伍培养、高标准育人质量上取得新的更大成绩!(图文/李昌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