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苏州工业园区团工委指导金鸡湖街道团工委与高校团组织联建开展“青YOUNG”社区活动,用“五招式”形成以团组织为引擎、社区为先锋、大学生实践项目为依托的团建新模式,为大学生进社区实践提质扩面积累经验,践行“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宗旨。
社区团建绘制“同心圆” 青春报到有路径 有方向
金鸡湖街道团工委制定《“青young”社区活动方案》,探索街道团工委、社区团支部与高校团组织结对共建的“1+1+1”社区团组织新模式,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更深、机制更优、体系更全、保障更强、成效更实。共建大学生骨干团员兼职担任社区团支部副书记,为社区团组织工作补充工作力量,畅通社区与大学生的双向奔赴渠道。与苏州大学12个团支部共同启动大学生社区实践结对并签订《大学生社区实践结对共建协议》,打造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志愿服务项目12个,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化能力,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参谋献策。
校地创新协作“搭好桥” 结对共建连得紧 有保障
金鸡湖街道团工委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参与的工作内容记录审核、评价督导。及时掌握报到大学生团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利用社区打卡制度、学院回访制度、街道评估制度进行跟踪管理与评价指导。街道统筹自身资源,与共建高校形成金鸡湖街道团工委、社区团支部、学院团支部三级书记共同抓的责任机制,完善安全保障、考评激励、工作成效以及经费联动保障机制。
拓宽团教协作“新路子” 服务赋能有特色 有内涵
金鸡湖街道团工委联动社区团支部围绕群众需要,结合社区实际,开展青年大学生工作岗位需求统计,通过社区楼道网格微信群、社区“心愿墙”和实地走访等“线上+线下”的形式征集居民需求,形成“需求清单”。街道团工委对接安排2个院系50名大学生入驻社区开展社会实践,发挥大学生专业特长,开展测血压、医学常识科普、急救知识培训等活动30次。社区团支部聚焦社区孤寡、独居、行动不便、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开展结对陪护,大学生团员和结对老人建立经常性联系,掌握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与实际需求,进行心理陪伴并协助社区做好服务。
青春报到实践“加好油” 高校青年有体验 有收获
金鸡湖街道团工委充分发挥兆佳巷区域“青年之家”的载体作用开设青少年暑托班,依托社区青春行动,积极探索“双向赋能”互动式基层治理模式,联合共建高校招募15名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青少年暑托实践项目,丰富思想引领、生态环保、人文艺术、自护教育等课程,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子女、双职工家庭子女以及困境青少年等50余人,形成项目合作闭环,激发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实践动能。街道团工委对评价为“优秀”的报到大学生团员颁发荣誉证书,不断提高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作贡献的获得感。
融入青春行动“强治理” 共建共治有意义 有价值
金鸡湖街道团工委把社区治理变成学生社会化实践课堂中的“进阶课程”,组织30名大学生团员参与普法宣传、环境保护、公共空间营造、交通安全治理,提升大学生对社区的融入感和参与度,让他们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大学生围绕社区日常工作需求,通过支部共建,协助社工组织开展社区服务,参与入户走访、网格整改、商业街巡查、垃圾分类督查、记录民情民意等工作,累计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
大学生与社区结对是落实《关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的具体举措,也是“青YOUNG社区”工程的生动体现。街道团工委通过与高校团组织建立长效对接渠道,努力探索团建发展新模式,推动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打造校地共建服务品牌。
接下来,金鸡湖金鸡湖街道团工委将充分利用校地合作的资源和优势,形成双向赋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整体合力,激活社区青春报到机制,解锁区域共青团联动新路径,为社区青年和青少年群体提供更多服务。(文/曹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