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徐晶晶,江苏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中级育婴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现任灌南县三口镇中心幼儿园副园长一职。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把大爱和美留给孩子”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
徐晶晶老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工作再忙,再累,她总要挤出时间来加强学习。几年来,徐晶晶老师共撰写了20多篇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在国家、省、市、县级获奖;她带头做科研搞培训,主持课题《大自然教育理念下乡村幼儿园自然生态教育策略研究》获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十四五”时期省级课题立项,课题《本园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获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高质课堂”专项课题立项,同时还参与园内其他老师的5项课题研究;她组织引领各级公开课,曾获市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三次获得灌南县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是灌南县“教坛新秀”,是“优秀共青团员”,是“关爱学生”好班主任;她还积极参加各类比赛,两次参加灌南县幼儿教师基本功竞赛均获二等奖;参加全国“幼芽杯”幼师职业技能大赛获二、三等奖;主持的县“入园仪式”教育展评活动获一等奖;灌南县“安康杯”知识竞赛特等奖;在辅导幼儿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中,幼儿多次获得一等奖,她也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县优秀指导教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当仁不让地冲在抗疫第一线,化身为抗疫志愿者“大白”。自社区开始封控起,她主动应征首批志愿者,义无反顾地参与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成为了“最美逆行者”。
“明天早上要全员核酸检测,请志愿者们早上5点20在检测点集合。”收到这样的通知,第二天她总是起个大早,提前穿好防护服,站到自己的点位并热情地投入工作。在保证完成本职工作之余,晶晶老师每次都积极报名参加志愿活动。每次她脱下防护服时全身已被汗水浸透,红红的脸庞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印记,感觉自己的骨头都散了架,有时甚至都没时间喝水和用餐,克服自己的生理极限。家人看着她疲惫的身躯、憔悴的面庞,都劝她歇一歇,但她说:“这些事情总要有人做的,辛苦一点没关系,只要大家都健健康康。”朴实的话语,直抵人心。这就是一名教师的风范与担当——先大家再小家,先人后己,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重。
作为副园长兼教研组长的晶晶老师,自我县全面转为线上教学以来,她总是在不断地思考:面对疫情下全新的师幼互动方式,如何让屏幕另一端居家的幼儿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呢?在她的带领下,幼儿园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下保教工作的要求,精心组织幼儿居家活动资源推送,认真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全面做好家园沟通对话工作。
这样的一名教师,在抗疫的日子里,忙碌着、奔跑着,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