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双减”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创新

发布时间:2021-12-10 17:24:00  |   来源:中国网·美丽如皋  |   作者:许小明  |   责任编辑:DH010
学校专题召开双减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集体学习学校双减工作方案,统一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方式。通过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微信公众号、家长群

  中国网·美丽如皋讯 “双减”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路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双减”政策要落地,教育管理要高效,关键在于创新探索新路径。只有创新,才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方面、多维度、个性化发展;只有创新,才能打破教育资源不均衡,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让教育真正回归校园、回归本真;只有创新,才能形成以学校教育为根本、家庭教育为辅助、社会教育为补充的更加公平、更加宽松、更高质量的教育生态发展环境。

  一、制定“双减”制度,把好正航向,落实关键点,坚持标本兼治

  1.广泛宣传,解读政策

  学校专题召开双减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集体学习学校双减工作方案,统一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方式。通过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微信公众号、家长群、《告家长一封信》等多种方式向家长和学生宣传,让人人都了解“五项管理”和“双减”的规定要求。学校落实网格化管理,对学生在培训机构补课情况进行摸排,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和教育方法,不盲目增加孩子学业负担,凝聚家校协同育人、共同减负的思想共识。

“双减”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创新

  2.执行计划,接受监督

  严格根据课程计划,开全开足课程。创新开展“晒课表”活动,公开课表、作息时间表接受监督。任课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遵守教学规范,不得随意调课、占课,不以任何理由增减课程和课时。

  3.抓好常规,规范管理

  (1)严格时间管理

  严格按要求规范作息时间管理,引导学生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不参加学科类培训,切实保证师生法定休息权利。通过调查了解,所有学生每天基本能够达到9小时的睡眠时间。

  (2)规范作业布置

  统筹布置。每学期初,备课组开展作业专题研究活动,在集体备课时对校本作业的编排进行具体研究和部署,备课组长分配好组内教师的编写任务,确定学期内作业范围、作业要求等基本内容,每位老师提前一周将下周的校本作业编写完成。两人一组合作,便于制定及审核。年级组建立作业公示制度,作业公示在黑板上。绝大多数学生在校内能够完成书面作业,延时服务后不再布置任何书面作业。班主任负责与各科老师沟通协调,确保作业总量符合要求,班主任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统筹和审查把关。

“双减”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创新

  科学布置。基于课程标准、关注核心素养、体现课程特点,突出学科的整体计划性和课程的目标性。根据学情,创新设计具有差异性的选择性作业,探索分层布置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新课同步作业中基础知识、巩固练习、能力拓展内容的设计比例大致为7∶2∶1。要求教师布置书面作业的基础上,要结合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多布置经典诵读、美文阅读、劳动手工、体育锻炼等非书面作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规范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当堂布置,严禁教师在微信群、QQ群或以短信和电话通知等方式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杜绝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更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双减”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创新

  有效讲评。作业评讲应及时,一般在下一次上课时完成讲评,试卷评追求实效,禁止对答案式评讲,禁止无侧重的逐条按序平均评讲,对学生完成作业中所暴露出来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要做到精讲,要做到讲一道题带一类题,讲一道题激活一片知识点,并通过创新变式训练,教会方法,提升能力。

  二、聚焦课堂教学,守好主阵地,打赢主战场,全面提质增效

  “双减”工作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同时,对教育效果、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教学质量提高了,才能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我们竭力转变教师思想,改革传统教学行为,创新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守好主阵地,找准“双减”工作的质量提升关键点。

  1.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教师关乎教育的根本,学校想方设法提升教师内涵素养,用教育科学和教学智慧提高教学质量,夯实内功,减负提质;学校邀请各级各类专家进行高效课堂模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多次承办县市级教研活动,为教师成长助力;行政骨干教师示范课引领提升教师课堂实践能力。学校尽最大努力给教师创新搭建各种专业成长平台,提供各种交流学习机会,让教师专业得以发展,素养不断提升。同时,尊重教师,信任教师,给予教师群体更多的关注和关怀,激发教师的活力和创造力,焕发教师的工作热忱和激情,让教师把“双减”内化为自觉的行动,转化成对学生的更加热爱。

  2.创新打造课堂高效模式

  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落实好“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12字课堂教学要求,学校进行了校本化的研究和探索,创新提出了361分层活动导学教学模式,致力打造高效、优质、精品课堂,实现优质“增效”。

“双减”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创新

  3.注重教研氛围营造

  高效课堂的功夫在课前。学校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加强对备课成果的闭环管理。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备课组要集思广益,积极做到六备: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学生活动、备教法学法、备板书设计。开展了新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优秀师徒结对评选、教学反思评比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研讨氛围,促使教师快速成长,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创新第二课堂,搭建好平台,提升情趣度,彰显特色品牌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别化、实践性学习需求,致力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的培育。学校创新推出了“三个一”管理措施,即建立一套课后服务要求,制订一套课后服务内容方案,组建一支课后服务团队等。提高管理效率,增强家校互动,深入挖掘现有资源,开发个性化、特色化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展示学生技能特长,彰显学校内涵特色。

  1.创新课后服务,发挥育人作用

  学校以“公开服务、自愿选择、内涵发展、彰显特色”的原则,以“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为目标,制定了延时服务实施方案。强化基础性学习,加强作业辅导,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增加学习空间;对部分学有困难学生,“点对点”提供辅导;严禁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在课后服务时间分阶段统筹学习辅导、体育锻炼、综合素质拓展等,学校开设社团,发展兴趣特长,活跃学生身心。

  2.搞活德育活动,提升内驱力量

  教师节举办敬师仪式,对老师送祝福;“红色经典润乡土”诗词朗诵活动;“法制进校园”;“9.18防控演练”等活动,对学生加强感恩教育、节能降耗环保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等。这样既锻炼了部分学生的胆识,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善慧少年说”是学校新开设的德育工作平台,同学们围绕主题开展阅读、写作、朗诵展示等,在学校微信公众号推出,培育学生的高尚情操和阅读写作能力,收到了较好的育人和学习效果。

“双减”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创新

  3.推进健康教育,成就学生梦想

  针对留守儿童不断增加、少数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厌学等问题,班主任对特殊学生建立档案并进行分析、研究、心理疏导、跟踪矫正。政教处定期安排心理老师对全体学生开设心理讲座,对问题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尽量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四、整合多方资源,用好助推手,培育增长点,完善育人体系

  “双减”是教育改革进程中一场长期艰巨的攻坚战役,也是多方重塑育人观念的一场复杂繁重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三方同频共振,协作发力,共同尊重教育规律,完善育人体系。

  1.用好“第三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双减”背景下,我们在做减法的同时创新做好加法,节假日我们增加了德育作业和体育活动的分量,旨在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调育人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组织或指导学生深入红色景点、博物馆、科技馆、社区服务中心等研学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科技体验、志愿服务、家务活动等研学实践活动,将学生带入社会大课堂,参加远足、劳作、野炊等不同实践体验,丰富阅历,磨砺意志。

  2.指导家庭教育,实现学生成长“增值”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起点和基础,家长是孩子言传身教的第一任老师,履行好法定监护职责至关重要。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推送“好父母微课堂”等形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育儿观”,遵循教育规律,重视个体差异,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同时结合“五项管理”中课外读物和手机管理等要求,加强孩子网络行为监管,及时发现、制止、矫正网络沉迷行为,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

“双减”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创新

  3.丰富家访内涵,家校互动频繁

  学校切实开展“教师访千家”活动,要求教师把家访的重点放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上,力求家访内容多元化、方式人性化。指导学生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家校携手共发力,为学生发展服务。宣传解释学校办学思路、做法,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共商教育计策。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社会交往和做家务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走进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家访后,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共同填写《家访手册》,对家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家长对教师、学校管理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并及时反馈。学校进行分析研判并满足家长的合理需求。

  “双减”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双减”工作需要教育人更多地思考、实践、创新、奉献。开发区实验初中将秉承“至善至慧,行以致远”的校训,培养善慧教师,培育善慧少年,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倾心造福一方百姓,让教育更有温度,质量更有高度。(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中校长 许小明)

  编辑 丛远华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