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黔东南纪行:这里苗绣美而不贵 这里山歌是非遗

发布时间:2019-11-01 15:31:12  |   来源:中国网·美丽昆山  |   作者:胡玮  |   责任编辑:DH020
不来黔东南,不知施秉美,她的美是“养在深闺无人识”那种。因为境内有巴施山和秉水,所以取名“施秉”。这里的喀斯特地貌闻名遐迩,秀气的山峰与清澈的河水相互交映

  中国网·美丽昆山讯 (胡玮)  多年前去塔里木,好友带我去南疆雅克拉,当时在百度地图搜索不到这个地方。这次去施秉,自然没那么夸张。但这座黔东南的山城,看起来越原生态,直觉告诉我,它的故事会更多。

  因为时间关系,没来得及赶上去施秉集贸市场,遗憾不能和菜农聊聊酸汤鱼的故事。不过,惊喜依然连连,且听我一一道来。

  有人这样形容曾经的施秉:通街三百米,环绕一时间;“坐标”药材司,闹热“豆腐业”;一桥连湘黔,“村”在田中间。“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外来游客并不清楚,如今的施秉县早已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些年,一座满城水灵灵、到处有花香的新城喷薄而出,美得很!

黔东南纪行:这里苗绣美而不贵 这里山歌是非遗

  不来黔东南,不知施秉美,她的美是“养在深闺无人识”那种。因为境内有巴施山和秉水,所以取名“施秉”。这里的喀斯特地貌闻名遐迩,秀气的山峰与清澈的河水相互交映,将舞阳河修饰得灵动秀美,让施秉看上去像漓江。若来一趟夜游舞阳河,你想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一山一水是风情,一砖一瓦是乡情,一风一俗够动情。

  在施秉县南部的清水江流域,世代居住着一支叫做“河边”的苗族。我们走访的清江民族小学,校门外便是蜿蜒碧绿的清水江。这里的苗族学生穿着苗绣盛装来欢迎我们。当地的老师跟我说,他们穿的绣花衣上,佩订着银片、银铃,头上套着银冠,颈上戴着项圈,手上戴着银手镯,还佩戴银耳环,穿着百褶裙。这些裙子上,还绣有花、鸟、鱼、虫、龙、凤、蝶等各种动物图案的绣带。

黔东南纪行:这里苗绣美而不贵 这里山歌是非遗

  我趁着空闲,在西江苗寨开始打听苗绣的故事。如果没记错的话,艺术大师刘海粟曾经给苗绣点过赞,称它“苗女鬼斧神工,苏绣、湘绣比之,难省得俗”。至于美在哪,我自然不清楚。但在走访途中,在县城的街道上,会看到绣娘在暖阳里一针一线、手把手刺绣的场景。

黔东南纪行:这里苗绣美而不贵 这里山歌是非遗

  更幸运的是,接待的领导带我们拜访“舞水云台”的创始人龙禄颖。走进舞水云台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五彩斑斓苗绣,绣娘们“飞针走线”地忙碌于绣架边。龙禄颖说,苗绣与苏绣、蜀绣、湘绣等绣品不同,不是工艺品,而是日用品。美而不贵的苗绣,让从苏州来的我们感到很好奇。

黔东南纪行:这里苗绣美而不贵 这里山歌是非遗

  “苗家女孩,从小会拿针绣花,所以我们不缺人,也不缺技术。虽然开发市场挺辛苦,但有政府大力支持,给了我们信心,发展还蛮快。”越做越有劲头的龙禄颖,决心带动当地妇女经营苗族刺绣,走自主创业改变家乡的道路。

黔东南纪行:这里苗绣美而不贵 这里山歌是非遗

  龙禄颖告诉我们,施秉苗绣有20多种工艺,堪称中国刺绣一绝。也许没有苏绣那么有名,却有独有的故事,蕴含着悠久的文化。“你仔细观察每一片苗绣就会发现,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传说。它们有浓郁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情感的表达,是苗族历史的生动展示。”龙禄颖说。

  晨跑的时候,我遇见一位当地的退休老师。从他这里,我打听到一种施秉的民间传统文学,它的名字叫“刻道”。据说,这是苗族群体中惟一保留的刻木符号,也是苗族最古老的文字工具。

  这位老师说,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接媳妇、嫁姑娘、建新房时,当地苗族人都会唱刻道歌。农闲的时候,苗族人也会聚在一起,请歌师演唱《刻道》。歌词记在一种古老神秘的刻道棒上,类似竹简,上面刻着很多符号,三天三夜唱不完。如果有人忘记歌词,悄悄摸一下刻木符号便知。

黔东南纪行:这里苗绣美而不贵 这里山歌是非遗

  听他这么一介绍,我想这种叫刻道的山歌,会不会像诗经里记载的叙事诗歌,是苗族人的历史古籍呢?

  苗绣也好,山歌也罢,都是历史的年轮。作为匆匆过客,我们感动于苗寨昨天和前天的故事,又从这些充满神秘感的故事里,读懂什么叫民族团结,什么叫互帮互助,什么才是精准扶贫的深层次意义。

  告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施秉,我们一定会再来!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