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苏州春季人才交流大会吸引近2万人进场应聘

发布时间:2018-02-05 14:14:40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刘晓平  |   责任编辑:许蓉
一年一度的苏州市春季人才交流大会,拉开了2018年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序幕。一扫前几天的雾霾,昨天的晴朗天气,为前来求职的大学生们添了一份“好彩头”。

  一年一度的苏州市春季人才交流大会,拉开了2018年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序幕。一扫前几天的雾霾,昨天的晴朗天气,为前来求职的大学生们添了一份“好彩头”。

  截至昨天下午4点,苏州市2018年春季人才交流大会有近2万人进场应聘,收到简历11508份,达成面试意向2910人,其中研究生172人,本科1162人,大专1576人。

  而在此前,截至1月底,全市用人单位已与8074名高校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6.81%,其中博士43人,硕士2165人,本科5267人,大专599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面对竞争相对激烈的就业环境,渐趋理性的求职心态,成为大学生们普遍的选择。

  薪酬高低不再是最重砝码

  找工作,什么是最重砝码?曾经,“非高薪不就”是不少求职者的心态。而在昨天的春季人才交流大会上,不少大学生明确表示,“薪水高低,真没那么重要。”

  “我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怎么可能一上来就要求高薪?”采访中,记者发现,扬州大学韩章咪的这一求职心态在大学生中很普遍。“没有能力却好高骛远,最终受苦的只能是自己。”来自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的张如俊说,在他看来,薪资是和能力成正比的。对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所学毕竟有限,不管是工作经验还是工作能力,都有待逐步提升。当务之急是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通过努力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到了一定时候,薪水的提升是能力的体现,更会收获一份满满的成就感。

  “刚踏上社会,第一份工作的三到五年就是用来积累经验的,谈薪水太早了。”来自江苏科技大学的小张同学还拿出了“一万小时定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他说,“一万小时定律”指的是,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个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那么,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年轻是最大的资本。花时间多积累、多钻研,让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才是最关键的。

  想法的转变与近年来的就业压力有关。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朱金龙分析说,最近几年关于“最难就业季”“更难就业季”等就业形势的说法流传甚广,使得大学生对就业形势有了更加全面、理性的认识。

  转变还与95后大学生们优渥的生活条件有关。赶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平稳高速期,父母对子女的择业观更加宽容,使得大学生们能更加从容、自主地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道路。昨天,盐城工学院郑同学的母亲专程从盐城赶来,陪同儿子参加春季人才交流大会。她说:“家里房子、车子都有,孩子找工作,不求收入多高,求的是孩子干得起劲。”

  最关心就业平台与个人成长契合度

  “公司针对新入职的大学生有哪些岗前培训?对工作三五年的职工,公司能提供哪些上升渠道和发展空间?”每到一个摊位前,来自南京林业大学的沈东亚都会如是询问。

  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在此前的校园招聘会上,沈东亚已经有了一些意向单位。此次前来,她想再做一些比较,找到更加心仪的工作。为此,来春季人才交流大会前,她已经通过相关网站公布的招聘信息,详细罗列出了心仪的十几家单位,到了现场只要“按图索骥”投简历、问发展就可以了。“我最关心的是就业平台与个人成长的契合度。”沈东亚说。

  比起薪酬,找工作重视个人发展空间,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们的共识。在人才交流大会上投了好几份简历的小陆同学告诉记者,现在虽然已经有公司录用他,工资待遇还不错,但是他觉得那家公司的发展前景一般,所以他还在继续寻找。他说:“选择什么样的公司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很重要,如果公司发展前景好,即使刚入职工资不高也无所谓,起码能让我看到希望。”本科毕业于西交利物浦大学、从英国硕士毕业回来的小林也表示,她对工资要求不高,但比较看重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就是一个平台,如果这个平台很有前景有活力,那工作起来也会很有热情。

  与此同时,情怀、感情等软性因素也成为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很看重的因素。采访中,有大学生还表示“找好、找对老板”很重要,因为这是企业文化的标志所在。在他们眼中,用人单位是否具有品牌效应,单位领导者有无偶像气质,乃至能否人文关怀等,都影响着自己对未来职业的满意度。

  增加匹配度要“有想法”

  大学生求职不再盯着高薪,企业和大学生关于薪水待遇的“剪刀差”正在缩小,供需双方在工资待遇方面的吻合度越来越高,是不是就意味着“就业难”将不再“难”?

  等候在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的摊位前,去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小李一脸茫然。过去一年间,她曾就职于两家单位,但都因为“感觉不适合”而辞职,“就算不谈薪水,找一份真正满意的职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不适合”其实是不匹配。换句话说,就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与大学生具备的能力不匹配。赛峰飞机发动机(苏州)有限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顾静告诉记者,这种不匹配从大学生这一主体来看,表现为求职目标不明确、个人期望与个人能力不相称,找工作时过多关注“公司能给我提供什么”,而不是“我能为公司带来什么”,“没有工作经验不要紧,但一定要有想法。”顾静说,具体而言,这个想法包括对自身的定位、规划,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

  要增加匹配度,专注度、学习能力也很重要。苏州镒升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徐林说,他们在求职者中筛选人才,除了会看求职者的专业匹配度,更看重求职者的内在素养。他说,两年前,他也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仅有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工作岗位要求的实际能力相差甚远。而两年过后,他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瞅准了目标,不断提升自己,这才是增加匹配度的关键。”他说。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