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常州一年级新生开学要换语文课本 更接地气

发布时间:2017-08-02 13:50:38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DH031
今年秋学期,一年级新生就要用上新的语文课本啦!这本教材是教育部2016年审定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目前,江苏中小学语文课程用的都是苏教版教材。今年秋学期,一年级新生就要用上

  今年秋学期,一年级新生就要用上新的语文课本啦!这本教材是教育部2016年审定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目前,江苏中小学语文课程用的都是苏教版教材。

  新教材有何特点?与现教材相比有何变化?作为老师和一年级新生家长,又要作何准备?记者邀请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周雨明、朱洁如,第一时间进行了解读。

  两位专家不约而同表示,统编新教材,内容和形式都贴近学生的语文生活,更接地气,难度有所降低。

  总体来看,新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跟老教材相比主要有三个特点。

  先学一部分常用字

  再开始学拼音

  这绝对是新版教材最大的变化。70后、80后爸妈小学语文第一课,学的是“a、o、e”这三个拼音。但是从今年起,一年级小学生学语文,要先认“天、地、人”这三个常用字。

  两位专家表示, 拼音教学适当后移,难度有所减低。以前,孩子一进入小学就学拼音,难度大,很可能打击了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新教材据此进行调整,教学进度大概往后挪一个多月,先做入学教育,开始识字教学(5~6课),然后才学拼音,给孩子一个缓冲期。

  同时,新教材增加了拼音学习的趣味性。如,有6课安排了音节课和儿歌诵读的结合,这是为了巩固所学音节,也使得拼音教学和韵文诵读相结合,激发孩子的兴趣。

  注重常用字

  将识字与识物有机结合

  识字写字是一年级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新教材在识字写字方面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降低了难度,突出了趣味,且注重常用字的学习。课文和习题的设计,遵循“300字基本字表”的要求。

  一个显著特点是把识字教学和其它内容的学习进行了巧妙融合。依据汉字特点认识音、形、义,将渗透汉字文化与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观察图画、实物,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与认识事物、形成概念有机结合起来;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识字和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又增加了识字的趣味性。”

  此外,“语文园地”版块有“书写提示”栏目,讲的是笔顺规则,包括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等等。说白了,就是想告诉一年级的小朋友,写字是有规律的。

  倡导课外阅读

  新增多个栏目

  两位专家表示,以往的语文教学比较偏重精读,默读、浏览、跳读、猜读等读书方法关注较少。新教材在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上,增加了分量。

  新教材还积极倡导大量阅读,并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除了课文学习,新增了“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两个阅读栏目。

  “快乐读书吧”设在第一单元末尾,有四幅图画,分别是和爸妈阅读、和同伴讲故事、在书店看书、在图书馆看书,主题是“读书真快乐”。这是入学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

  “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设在“语文园地”里,有像《小兔子乖乖》这样的儿歌,还有像《猴子捞月亮》这样的趣味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和老师不宜急于范读,而要引导鼓励孩子借助图画猜读,从而激发阅读成就感。

  初一语文、历史也将换“统编”教材

  今年秋学期统一换用“统编”教材的,还有初一的语文和历史两门科目。

  负责初中语文学科教研的教科院副院长张春介绍,初一的语文新教材特别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尽可能帮助师生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有意识往素质教育靠拢。重视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各单元课文学习为主,分“教读”和“自读”两种课型,辅之以“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张春表示,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新教材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但这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很多经典课文又恢复了,“时文”减少了,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尤其是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占有较大比重。

  市教科院中学历史教研员黄天庆介绍,历史新教材凸显了以下几点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分时期、分阶段地逐步展现出来,重点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密切联系的史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内容加强叙述,主要体现在中国古代史部分;将革命传统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紧密结合历史学科特点,选择与法治教育有密切联系的史实;多处涉及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的内容,其中,南海诸岛、钓鱼岛等问题,都有专门栏目叙述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