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所有课程都要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进一步提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就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出明确指导。师德是教师素养中的核心要素,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突出师德养成教育。要整合教育资源,挖掘师德元素;要明确育人目标,优化显性课程结构;要变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要丰富教学手段,线上线下相融合;要遴选优秀师资,促进育人实效;要尊重学生主体,变他律为自律;要构建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师生积极参与,着力解决好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整合教育资源,挖掘师德元素。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从教材中提炼师德素材,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从中外教育史中选择和确定素材,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汲取营养,讲好古今教育家的教育故事,用优秀的教育家精神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继承优秀传统师德,激发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重视先进人物的选树和宣传,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结合知名人物和热点事件,从先进典型和身边榜样中汲取师德力量。讲述战斗在教学一线的“四有”好老师的先进事迹,阐释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职业操守和崇高师德,为学生树立学习和模仿的“标杆”。
明确育人目标,优化显性课程结构。根据师德养成的规律和内在逻辑,尊重学生师德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结合不同学科专业师范生培养特点,科学设计师德发展各阶段教育目标,分类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模块化课程,构建多样化的显性课程结构。通过必修的基础性通识性课程,帮助学生明确立德树人的基本遵循和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设置体验性实践性课程,让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种下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的种子。
变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案例教学、体验教学等方法,变教师主导的课堂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促进学生师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全面发展。运用案例教学法,以故事的方式呈现真实生动的教育情境和教育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思考、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培育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师德意识,激发学生的师德情感。采用体验教学法,通过模拟再现真实的教育情境,启发学生在仿真的角色体验和践行中感悟师德情感、习得师德意志、养成师德行为。
丰富教学手段,线上线下相融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分配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学时结构。制作面向师范生群体的师德知识小视频并上线慕课等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和新媒体平台,形成系统化的线上教学资源,普及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理想等师德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掌握师德的核心要义、系统地建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师德观。线下教学要结合学生线上学习的实际情况,针对线上教学内容进行反馈,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师范生群体特点,开展研讨式教学和个性化指导。
遴选优秀师资,提升育人实效。师德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协同合作,“言传身教”是师德养成教育中最关键的隐性教育元素。选拔具有优秀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职业魅力的专业教师和中小学教学名师,引导他们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励他们树牢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深度融入师德元素,充分发挥专业课堂主渠道功能,通过“言传身教”促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学类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尊重学生主体,他律转变为自律。皮亚杰认为道德自律是个体理解道德规则的真正意义并且出于义务而自觉遵行规则,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定性的辩证统一。师德养成不能靠“灌输”,也不能靠“管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理性认同的基础上自主建构和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将“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创造性地内化为自身素养。
构建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师生积极参与。根据师德养成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维度建立教师考核制度,明确考核的指标、具体内容和方法,将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和职称评审的依据,检验教师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激励教师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引导教师思考和改进育人方式。根据师德养成阶段性发展规律,制定学生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师德养成过程性评价机制。指导学生根据师德养成教育目标进行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认识,规划自我成长路径。辅导员从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专业教师根据课程进度安排和学生学习反馈,及时考察学生师德养成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师德观。(四川文理学院 王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