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美丽东台 > 正文

江苏东台:擦亮优美生态“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18-05-23 08:58:37  |   来源:新华日报  |   作者:顾敏 葛红明 王进  |   责任编辑:许蓉
一湾碧水潺潺、一缕清风轻拂,在东台市中心城区人民公园,在西溪景区,在城东新区东湖公园,人们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置身其中,呼吸清新的空气,看绿树荫荫,听鸟儿鸣唱,

  一湾碧水潺潺、一缕清风轻拂,在东台市中心城区人民公园,在西溪景区,在城东新区东湖公园,人们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置身其中,呼吸清新的空气,看绿树荫荫,听鸟儿鸣唱,好像来到世外桃源。”游人和市民们如此赞叹。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近年来,东台市围绕“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战略部署,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绿色经济、绿色城镇、绿色生活同频共振,实现发展含金量和含绿量双翼齐飞。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刚性减排降耗、铁腕治污攻坚,集中力量解决了化工企业关停转型、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等一批突出环境问题,该市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被评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城市”。

  优美生态是东台的“金字招牌”,更是泽被子孙的宝贵家底。东台人对美的追求永不停歇,在这幅多姿多彩的生态长卷上,将有更多的绿树繁花、更多的碧水蓝天、更多的鸟语虫鸣,展现出水绿相映、人在画中、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推动环境高质量发展永远在路上,东台将以深化“263”专项行动为抓手,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更大力度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更大幅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开展生态创建

  推动环境高质量发展

  东台始终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把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作为城市创建“三张金名片”之一,聚力聚焦,重点重抓。

  制定《东台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市域内省、盐城、东台三级生态红线区域达807.49平方公里,占市域国土面积比例25.42%。生态红线监管考核保持盐城市前茅。强化自然保护区监管,落实保护区实验区内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严格控制实验区内新增项目建设。坚守生态底线,发展绿色工业。新出台“新型工业化20条”规定,新开工项目中新特产业项目占比达75%以上,新型业态项目占比逐年提升。全面执行项目准入制度和环评制度,坚决杜绝“三高一低”项目。持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依法依规整治关闭违法企业。以建设“高轻新智绿”产业体系为抓手,传统产业“变绿”,生态经济“添绿”,东台绿色GDP占比逐年提高,财政收入增速始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着力构建以绿色增长模式、绿色产业结构和绿色建设形态为标志的发展新格局。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海洋生物以及智慧产业集聚发展,“3+2+1”产业布局基本形成。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生态旅游、科技孵化等新兴业态迅速兴起。依托沿海湿地滩涂、岸线资源,促进生态与产业对接、环境与经济融合。沿海新能源并网规模已达到1200兆瓦,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省五分之一。新能源发电量已占该市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接近全市工业用电总量的一半。

  东台将更加突出规划引领,严格执行《东台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抓紧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着力构建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体系。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坚守生态屏障,严控开发增量,实现集中开发与均衡布局有机结合。重抓生态工程,启动城镇污水管网三年建设计划,年内新建污水管网40公里以上。启动城东污水处理厂三期扩能工程,新建2个园区污水处理厂。结合20件为民办实事、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化建设,推进一批环境整治和环卫设施配套项目,持续出新城乡面貌。凝聚创建共识,充分用好报纸、电视、政府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体渠道,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开展创建宣传,引导市民加快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确保公众生态文明知识知晓度、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均达到80%以上。

  坚持问题导向

  补齐拉长生态短板

  生态是生存之基,环境是发展之本。优美生态是东台的“金字招牌”,东台市在苏北率先开展高标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建改造一批农贸市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支持。

  全市建成10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实现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基本健全,各镇区80吨的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全部投入运转,全市安排保洁人员3000多人,由市财政统一支出劳务费用,实现垃圾清理常态化。以“珍贵化、彩色化、效益化”树种栽植为指导,统筹推进农村绿化、城镇绿化、绿色通道、拓植桑园等造林工作。强化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优化养殖布局,规范养殖行为,大力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深入开展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东台的各项经济数据位于区域前列,面对“保先”压力,东台不为化工产业可能带来的亮眼经济数据所动,不做“增量”的同时,还坚持做“减量”。按照省市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通过提高环保门槛、适当经济补偿等办法,不断动员市内46家化工企业或转型或搬迁或关闭。全城“零化工”目标即将实现。

  东台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紧盯重点问题抓“销号”,突出中央环保督察以及省、盐城市“263”专项行动曝光问题,按照“五个不放过”原则,进一步压实责任、夯实措施,逐项抓落实,逐件促“销号”。同时,对已整改到位的46个交办事项逐一组织“回头看”,坚决防反弹、防回潮。着力隐患排查促整改,结合“263”专项行动,围绕饮用水源、危险废物、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等风险点,开展网格式、全覆盖、无缝隙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全部建立任务清单,限期处理办结,力促环境质量整体提升。聚焦民生关切快处置,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确保各类环境问题在第一时间核查、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针对生活垃圾、餐厨油烟等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科学施策、精准发力,不断提升百姓获得感和满意度。

  突出标本兼治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为适应东台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质量的要求,东台市突出标本兼治,坚决打赢攻坚战役,使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污染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深入推进“蓝天行动”,该市进一步加大燃煤锅炉整治力度,对35蒸吨/小时及以下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对65蒸吨/小时及以下的进行环保改造。加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年内治理企业46家,确保排放量再降低8%。全面开展机动车尾气、空气扬尘、餐厨油烟、秸秆“双禁”、消灭“黑烟囱”等专项整治,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清单,确保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79%。持续实施“碧水行动”,深入落实“河长制”,全面开展生态河湖三年行动计划,精心打造“一城四河”样本工程,主要河湖生态评价优良率超70%。加快推进省级水功能区达标整治,省考以上断面Ⅲ类水质比例超80%,东台河国考断面稳定达标,创成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

  同时,东台市扎实开展“净土行动”,推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调查评估制度,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将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全部入库监管。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推广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模式,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定期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确保安全处置率100%。

  立足常态长效

  健全完善体制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民生福祉、关乎发展大计。东台将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上来,统一到“263”专项行动和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具体要求上来,落实举措、综合治理、强化监管,立足常态长效 ,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以实际成效兑现承诺、取信于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该市强化会商推进机制,明确“263”办公室牵头,每月召开工作会议,做到定期研究、定期会办,及时协调解决相关矛盾问题,部署安排阶段性重点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向前推进。着力构建联动机制,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形成督查合力,提高督查水平,让督查更加有力、更具威慑。加大4个分片督查组和东台市纪委综合督察组工作频次,通过明查暗访、驻点跟踪等形式,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一插到底、一查到底,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夯实责任,织密织牢环境“监管网”。同时,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的比重,每季度考核打分,对排名后三位的镇区、部门予以通报。通过正向激励和逆向倒逼,推动污染防治攻坚取得实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环境高质量发展——东台永远在路上。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