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度决定产业高度,产业高度决定城市高度。当前,数字经济衍生出一大批新技术、新应用,催生经济发展新景象。迎立数字经济风口,常州武进区积极探索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以“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带动全领域发展,加快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全范围推进“线上交易”
自主开发高标准农田、环境保护等无范本类项目电子化通用范本模板;“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实现常态化;进场交易项目“应电必电”“能电必电”,全流程电子化率达100%,迈入全省先进行列……始终坚持下好改革“先手棋”,今年,武进区依托“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思维,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交易服务场地智能化、标准化改造。
自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以来,武进区已为投标企业节省近90%的投标文件制作费、90%以上的交通费、约70%的管理费,节约资金近1亿元。
广渠道助企“轻装上阵”
聚焦服务市场主体,武进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打造电子保函办理平台,由信用良好的银行、担保机构作为担保主体出具电子保函替代传统的投标保证金。截至目前,平台共开出电子保函18000余件,为企业直接释放现金投标保证金近46亿元。
在此基础上,武进区还在全省首创“公共资源交易+政银融合+金融服务”模式,为中标企业提供“中标贷”服务,降低贷款利率、缩短放贷周期。目前“中标贷”累计服务中标企业118家,合计发放贷款4.8亿元。
高水平运用“数币结算”
推动数币“尝鲜”“常用”,武进区坚持多场景推广“数字人民币+公共资源交易”结算业务。截至目前,全区已实现在单位日常项目支出、分散采购项目代理服务费、中标贷等累计14个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
本月,区行政审批局、金融监管局、财政局联合中国人行武进支行发布了《关于印发〈武进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不断提升数字人民币的可用性、易用性,加速打造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体系。
多维度实施“数据分析”
把握互联网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武进区自主开发了武进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大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并以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产权、农村产权、土地出让五大类型为切入点,对全区14个开发区管委会、乡镇(街道),15个国有平台公司进行全覆盖,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方式,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动态显示投标企业、溢价率、资金节省等情况,打通了全流程可视化电子化“最后一公里”,为今后实现线上履约、查询打通了公开渠道,打造了公开公平、阳光透明的交易环境。
下一步,武进区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找准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的结合点,坚持以‘提效能、降成本、优服务’为宗旨,全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努力实现‘全流程’网上办、‘高频事’掌上办、‘简单事’自助办、‘一件事’综窗办、‘全省心’帮代办、‘不见面’邮寄办等,打造便捷高效暖心的政务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