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州市武进区积极探索安全宣传“五进”路径,立足“引、联、新”三个关键字,以“进农村”典型创建经验带动东方特钢有限公司(进企业)、东安社区(进社区)、湟里中心小学(进学校)、西墅村(进家庭)试点,率先实现区域“五进”全覆盖,催生安全宣传“蝴蝶效应”。
突出“引”字导向,分层分类推进。
对安全宣传“进农村”典型(西墅村)开展深入调研,全面梳理总结创建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把行之有效的举措固化,推广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制定实施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典型创建、区级试点单位选优培育和“安大叔”宣讲团组织招募等工作要求,形成了“1+5+18”的“五进”试点布局(“1”是确定湟里镇为全区安全宣传“五进”试点镇,“5”是全力争创五个类别典型,“18”是在全区摸排出18家培育单位),通过以点带面、以面带域的方式,在全区各板块培育和打造一批安全宣传“五进”典型,串成“一域一品”风景线,多维度探索打造安全宣传“五进”的“武进模式”。
发挥“联”字优势,同心协力推进。
依托“IN急红盟”安全宣传共建平台,有效链接各部门优势资源,全面推动安全宣传“五进”“有氛围”“有成效”。“安大叔”是区应急管理局的宣传服务品牌,也是接地气、连民心的重要宣传载体。区应急管理局专门成立“安大叔”政策辅导团,点对点、面对面指导安全宣传“五进”试点工作。在试点培育中融入了“安大叔”涂鸦墙绘,推出“安大叔”表情包、宣传片,制作了口罩等“安大叔”系列宣教物料,让安全宣传更具丰富性和生动性。
区教育局联合区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等编制《安全教育》系列读本,向全区广大幼儿、中小学生进行发放,会同公安、消防等部门在试点学校开展反恐防暴、消防知识的学习培训和火灾逃生疏散演练等,从理论和实践上同步推进安全教育,进一步增强安全宣传“进学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试点镇”湟里镇专门成立安全宣传“五进”工作队伍,通过实地走访,积极动员,充分调动学校在教育上、企业在培训上、社区农村在自然景观上的特色优势,促进学校、企业、社区、农村互联互动,从而实现资源共享、阵地共用、活动联办,助推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提质增效。
紧扣“新”字关键,创新多维推进。
武进区各试点单位创新思维、多措并举,用新方法、新载体、新手段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形成家家是“盆景”、处处成“风景”的武进特色。东方特钢有限公司针对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了培训课件和岗位达标题库,建成了全区首家生产安全类公共安全体验馆,除在用于内部员工岗位培训和技能考评测试外,还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向周边社区、农村、学校、企业开放体验、开展培训,切实发挥线下宣传教育阵地的作用。东安社区每日多时段对全社区进行无人机巡逻,查找安全隐患,在工业园区以及作物焚烧频发地段实行“每日两飞两看”制度,以“技防补充人防”,构建智慧化社区安全保障体系。
西墅村在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的安全文化公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为170余户家庭派送了“安全福利”—家庭应急包,包含了家庭灭火器、灭火毯、急救包等超实用的救援物资,引导村民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湟里中心小学打造“校园安全教育驿站”,创新编制《安全小达人》知识手册,主动对接湟里镇优质宣传资源,组织学生及家长走进东方特钢安全智慧体验馆和西墅村“三生”安全文化公园,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知识,加强安全思想引领,守护学生平安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