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第三次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108个市“532”发展战略年度重点项目全部开工、5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面推进、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40部、累计建成投用高品质人才公寓8056套、创成省级智慧教育样板区……今年上半年,天宁区在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中,排名提升至第39位。
“以学促干践行‘四敢’要求,狠抓落实凝聚强大合力,扎扎实实提升天宁发展的整体水平。”天宁区委书记许小波表示,全区上下正按照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紧扣“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 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发展定位,为冲刺“GDP万亿之城”贡献更多天宁力量。
乘着打造新能源之都的东风,天宁区竞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第三代半导体、太阳能光伏三大赛道,今年上半年产值分别同比增长27.5%、24.8%、46.6%。以半导体产业为例,集聚芯缘半导体、应能微电子、韦斯佰瑞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初步形成覆盖基础材料、晶体制备、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前不久,2023中国汽车芯片大会在常召开,12个产业项目签约落户天宁。
“努力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许小波表示,天宁将乘势而上,抢抓新能源汽车风口,以轻量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加快集聚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设计、研发、制造与系统集成水平,实现与整车龙头联动生产、就近配套;借势而进,壮大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聚力车规级芯片的技术突破及产业化布局,深化“揭榜挂帅”科技攻关,着力构建覆盖基础材料、设计研发、封装测试、专用设备的完整产业链条;顺势而为,发力太阳能光伏产业,大力培育氢能产业,积极探索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持续做强光伏玻璃、封装胶膜、逆变装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快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竞逐风口赛道,是天宁高质量发展的切实需要;打造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更是中心主城区的使命与担当。这个暑假,茶山街道社区食堂“茶饭小馆”火了,通过与龙城灶(常州)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等合作,“茶饭小馆”就餐面积达580平方米,日均助餐量近300人次。茶山地区60周岁以上老人,凭“助餐码”每天可享受5—6元的助餐补贴。
坚持以人民满意为取向,持续擦亮“六个常有”民生名片。年内,天宁将继续高标准推进城市焕新,编制城区街道精细化治理“白皮书”,系统谋划文化宫、常州宾馆片区整体改造,加快推进止园留痕、约园开放,完成朝阳二村、锦绣东苑等53个老旧小区改造,深入推进“精管善治”三年行动,实现老城保护、文旅融合、居民生活“美美与共”。
同时,着力优化公共服务,完成舜新幼儿园、清凉小学等5所学校建设,增加学位2340个,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加快雕庄卫生中心项目建设,推进茶山、天宁卫生中心异地新建。完成适老化改造400户,实现老年人助餐服务全覆盖,建成开放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做实“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寺墩遗址文明探源、舜山小镇开发建设,滚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