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美丽常州 > 正文

又到汛期!常州城里何以雨季不“看海”?

发布时间:2018-06-04 13:06:41  |   来源:中国江苏网  |   作者:王锦萍 周瑾亮  |   责任编辑:许蓉
美丽常州 一是统筹规划,编制科学合理的排水防涝规划。城市排水防涝需要河湖、站、管“三位汛期体”管理体系。我市先后出台了《城市排水规划》、《城市排水防涝规划》、《常州市主城区

  汛期即将来临,为让城市不“看海”,最近经建设部推荐到我市排水管理处来“取经”的全国同行络绎不绝。

  市排水管理处负责人介绍,常州市区在汛期之所以可以不“看海”,归功于我市在系统思维下长期坚持的三大“招”。

  一是统筹规划,编制科学合理的排水防涝规划。城市排水防涝需要河湖、站、管“三位汛期体”管理体系。我市先后出台了《城市排水规划》、《城市排水防涝规划》、《常州市主城区低洼易涝排水设施改造规划》等专项规划,从城市防洪大包围,到城市排水系统及排水防涝系统,再到低洼易涝单元都作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并在规划修编过程中及时修订暴雨强度公式,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设计标准,雨水管道设计标准由原来的“1年一遇”提升到“3年一遇”标准,重要地区不少于“5年一遇”,地下通道由“10年一遇”提升到“30年一遇”设计标准,将排水防涝规划与海绵城市、黑臭水体、城市更新改造等有机结合,坚持系统治理的思路,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高标准建设,长期坚持蓄排兼顾。在城市排水防涝系列中,排水管网是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不看海”的重要基础设施。多年来,我市建设部门一方面根据规划在新建道路上高标准建设排水管网建设,一方面也对老旧、破损、标准较低的排水管道和抽送能力不足的泵站等,自2013年起持续实施雨水设施能力提升工程,同时对所有立交地道完成了升级改造,配备发电机加强应急能力;对排水管道盲区进行管网覆盖,对易涝地区进行管道专项改造。与此同时,我市还进行了污水系统防范能力建设,将初雨纳入污水处理厂调蓄池进行一级强化处理,这样既减少汛期河道污染,又提升了污水处理厂的防汛处理能力,如污水日处理能力为9.5万吨的戚墅堰污水处理厂,到汛期处理能力可达18万吨。

  三是全覆盖养护,长年保持管网畅通、设施完好。据悉有些城市的排水管网年久失修,管网破损严重,下到暴雨管内管外是连通的,当然不能加速排水了;还有的管道严重淤积,关键时刻也不能顺畅排水。我市不仅对排水管网和设备长年实施全覆盖养护,而且根据长年养护的实际情况,对2000多公里管道制定不同区域、不同规格管道的养护标准,如工业园区的管网确保一年巡查一次,而南大街等污水油脂含量高的商业街区每个月巡查一次。另外,我市还把管网养护与设施缺陷排查、异常水量分析、排水设施保护、管网调查相结合,利用管道“机器人”高科技手段,常年坚持彻底查清管网病害,确保“不欠新账,逐步还清旧账”,保证管网完好、通畅。

  我市排水管理部门长期坚持建、管合一的体制也是常州城里“不看海”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建管合一,才会从最终运营的角度,去审视前端的建设是不是合理、能不能优化。比如我市为了实现可以自动清淤、可以适当增加汛期蓄水量的排水管网低水位运行,在管网建设的时候就提前设计管位落差,并严把管道质量关。一些前来参观的城市虽然看到了低水位运行的优点,但由于既有管网设施的原因却无法学习。

  另外,我市在加强城区排水防涝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强化了应急能力,与环卫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加强应急力量,应急排涝能力达到每小时5000立方米,可确保道路积水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