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山河大地,坐拥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的五大地形,西高东低的梯形山区,给了人们在层叠云雾中,与山水共舞的体验,而梯形山区中的梯田,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3月31日,2024年海南国际文创周继续在海南自贸港逐梦破浪,踏着这股春风,中国国家地理营地发起“极致中国”论坛,以《极致自然资源的文旅体验转化》为题,首次共创自然板块,深入探讨自然资源的科学开发与文旅体验转化。
何谓极致的文旅体验?论坛上,娄底市文旅广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彭一伶给出了娄底的思考与实践。
紫鹊界梯田,无疑是娄底的一颗明珠。山岳、梯田、溪流、板屋“四素同构”,紫鹊界梯田堪称绝色。作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紫鹊界梯田拥有文旅体验的先天条件。
两千多年以来,苗、瑶、侗、汉多民族凭借岩石、植被的天然优势,和自身先进的耕作技术完美契合,共同造就了撼人心魄的农耕文明——整个梯田自流灌溉,无塘无库,无渠无坝,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其科学性与实用性某种程度上可以和都江堰和灵渠相媲美。
文化需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才能有根可寻。至今为止,紫鹊界的山民依然保留着许多传统的生活习惯和节庆活动,如新化山歌、梅山傩戏、草龙舞技艺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让人目不暇接。
经过多年努力,紫鹊界梯田景区荣获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同时也是国家4A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
2023年9月,娄底召开了“紫鹊界梯田对话世界”——农耕文化交流互鉴大会,尝试通过国际化的论坛平台,将梯田资源转化为文化体验。此场“对话”通过发布主旨报告、开展平行论坛、布置稻田晚宴、打造数字和艺术结合的演绎作品《一念梅山梦》,将紫鹊界完美呈现。
围绕极致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文旅体验问题,以交流互鉴大会为平台,向全世界发布了梯田保护与发展的《紫鹊界共识》,分享紫鹊界通过发展文旅促进梯田保护与发展的经验,充分展示了“娄底模式、湖南样板、中国方案”。
本着“原态保护,活态利用,业态融合”的初衷,今天的紫鹊界梯田,保留着南方稻作文化与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糅合的历史遗存,同时还也引入民宿、夜市、文化活动等新业态模式,在保护原生态的大前提下,与多样新业态融合,重新诠释秦人梯田的农耕文明,让娄底市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在中国,有超过1/4耕田面积是梯田,梯田景区多达数十处。换句话来说,县域文旅体验中,梯田文化发展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经济环境变化多端,旅游需求日益多元,梯田文化如何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化传统为潮流,相信是所有梯田景区共同探索的命题。
彭一伶介绍,紫鹊界梯田保护与发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更是对着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传承。如今,娄底市在保护梯田生态完整性、文化延续性的同时,还打破农耕的局限,将历史故事、民间习俗、古刹建筑充分整合,让古老的梯田焕发新的时代活力,成为时代的“宠儿”。当人们走进紫鹊界,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聆听者,更成了文化的探索者、参与者。
借着论坛契机,娄底市期待并恳请文旅部领导、《中国国家地理》的专家们给予更多的指导和赋能。让娄底市可以承接文旅发展东风,集聚产业力量,努力打造成活力四射、开放包容的投资热土。她也诚挚的邀请所有的嘉宾和朋友们,能够参加今年在紫鹊界举办的第二届“紫鹊界梯田对话世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