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宿豫区大兴镇:丁嘴金菜分外香

2024-07-29 16:37:14| 来源:中国网•东海资讯|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据宿豫大兴镇丁嘴当地的老人讲,丁嘴的地埂田间早些年处处都有,人们采其未开放的花朵晒干后配肉食用,营养丰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开放,采一朵送给我小小的姑娘,把它别在你的发梢捧在我心上,陪着你长大了,再看你做新娘。如果有一天,心事去了远方,摘朵花瓣做翅膀,迎着风飞扬。如果有一天,懂了忧伤,想着它就会有好梦一场……”这是电影《你好,李焕英》的插曲。在悠扬舒缓的旋律和张小斐温柔的哼唱中,道出了全天下每一位母亲对孩子最深的爱与牵挂,温情脉脉,感人至深。

  每当听起这首《萱草花》,就不由想起宿迁的丁嘴金针菜。因为萱草含苞待放的花蕾叫黄花菜,又叫金针菜,在众多野菜里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据宿豫大兴镇丁嘴当地的老人说,丁嘴的地埂田间早些年处处都有,人们采其未开放的花朵晒干后配肉食用,营养丰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盛夏的一天,伴着这首悠扬的曲子,我们来到了宿豫区大兴镇丁嘴种植基地。在六里村,在萱草花即将盛开的地方,在金针菜晾晒的大操场,村支书张明聊起了丁嘴金针菜的悠久历史和当今现状。

  “大乌嘴”金针菜株形偏高偏大,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根果少、分蘖中等,葶高120-140㎝,分枝5-8个。6月中旬前后现蕾,夏至后开始采花,8月中旬结束,蕾长13-14㎝,单重3.5-3.7克,顶端呈褐色(“故称‘大乌嘴’”)。一般亩产干菜达150-200公斤,高产可达250-300公斤。

  如今,丁嘴金菜其独筐蒸馏的传统加工技艺,更是成就品质的重要保证。经验丰富的菜农将采摘的金针菜,放入准备好的菜筐内端进铁锅,再加盖蒸笼头文火蒸馏。火烧的急了,容易夹生,夹生便会开花。蒸馏火候油了,菜容易变成酱色红,菜农蒸馏烧的草多为麦糠,不急不慢,恰到好处。一般以颜色由原来的鲜黄绿色变为黄色,手捏略带绵软, 呈半熟状态取出。然后选择第二天晴天在阳光下暴晒,晴天三天即可储存,干菜颜色通体金黄饱满,口感绝佳,久煮不腐,明显有别于工业加工的如硫磺熏制金针菜,并且口感与外观也好于烘干设备加工的金针菜,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太阳菜”。

  域内菜农对金针菜有着特殊的情结,成就了独特的金针菜文化。金针菜的孝文化深受推崇,诗经里有“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古代游子出门做事,或赶考,或从军,之前都要在北堂栽种萱草。北堂代表母亲,大凡孝道的人,为求取功名,四海为家,离家前都爱种植萱草,目的是告诉母亲,儿子要出去做大事了,老人家不要牵挂,以此抚慰母亲思子之情。

  旧时嫁娶,大兴百姓在聘礼中喜欢将金针菜放入饰盒,因其形如金条而象征富贵;妇女“坐月子”用金针菜和鹅蛋煲汤,具有催乳作用;逢年过节用金针菜烧鸡、烧肉家家必备,凉拌金针菜配料是海带丝等,调料为盐、鸡精、辣椒油等,通过沸水焯后拌制的做法制作而成。由金针菜、黄豆、猪脚等材料制作的汤食,更是人见人爱的一道美味。

  年过七旬的莫庆根原是村委会主任,他家祖祖辈辈有种植黄花菜的习惯,就是这不到一亩地经济作物,可是他家一年重要的经济收入。据他说,在上世纪70年代,金针菜作为宿迁县运东地区社员家不多的自留地上的产品,是重要的家庭收入之一。在炎热的中午,金针花开花之前,男女老少齐上阵采集金针菜,鲜嫩的花蕾采回家后洗净,上蒸锅,蒸蔫了需连晒三日,晒成一根根细条才能收入布袋储存,乡邻们戏称为“金条”。更多的时候要赶紧去公社供销社卖掉补贴家用。烈日下,卖金菜的人排了长长的队伍,等待令人心焦,卖了金菜的孩子,花二分钱买一瓶彩色汽水喝,算是对自己最大的犒劳了。

  去上海走亲戚,如果你带去二三斤金菜,上海亲戚会对你热情有加,因为它在大城市确实是一个贵重的稀罕物。张贵昌是张明的老父亲,他原是当地供销社的采购员,由于他有着为人处事的亲和力,加上腿勤嘴勤,当地的金针菜犹如长腿式地跑到淮安等周边县区。省市帮扶单位每到八月十五和新春佳节,总会把这一丁嘴特产,分享到所属的单位员工家里。所以,丁嘴金针菜每年都是供不应求。

  “大乌嘴”品种以其“条长粗壮,色泽黄亮,花大肉厚,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居民买金针菜就认宿豫大兴“大乌嘴金针菜”。

  陪同我们的黄凤桥是当地有名的笔杆子,他作为当地新闻报道员,曾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新华日报》和地方媒体发稿4000余篇;他还痴迷于文学创作,曾发表长篇小说《那道弯弯的河》,且获宿豫区第七届政府文学艺术奖;尤其是他对家乡的金针菜发展史颇有研究。他说,1938年,“大乌嘴金针菜”参展于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获金奖; 1984年商业部于湖南长沙召开全国优质金针菜制标会议,“大乌嘴金针菜”作为标准菜向全国推荐;1985年,在江苏省首届金针菜评议会上,“大乌嘴金针菜”荣居榜首,被评为江苏省优质产品;1988年,在上海举办的“长城杯”食品大赛中,“大乌嘴金针菜”获“金龙奖”;2016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0年,丁嘴金针菜生产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4年,宿豫区大乌嘴金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被评为“江苏省十佳诚信经营示范单位”。

  就是这一难得的当地特产,也有过曲折的发展史。九十年代初期,正是大力发展蚕桑的旺盛期。当时的红蜘蛛病害严重威胁着金针菜的生长。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当地有的领导头脑发热,要学外地毁菜植桑的经验。作为土生土长的当时分管农业的村委会主任张明坚决反对这一主张,并以发展“一村一品”的模式,大力发展金针菜种植面积。

  为了保护这一品种,宿豫区金针菜种植核心区主要位于大兴镇,相继成立了宿豫区馨香金针菜家庭农场、宿豫区“大乌嘴”金菜种植农民专业联合社,投产菜面积超过了2000亩,可产鲜菜150多万公斤,干菜30万斤,产值达2500万元。同时,在省农科院专家帮助下,建立了300亩实验田,确保丁嘴金菜“纯度”。

  炎炎夏日百花开,丁嘴金菜分外香。在回来的路上,车厢里又响起了悦耳动听的《萱草花》,它再次唤起我们对丁嘴金菜刮目相看。(文/子斌 修存 许雪浩)

【责任编辑:DH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