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旅游 > 旅游新闻 > 正文

欧洲狂欢节 居民游客一起嗨

发布时间:2016-04-05 12:43:29  |   来源:四川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沈洁
原标题:欧洲狂欢节:从居民的“节日”到游客的“节目”每年年初,欧洲大陆冬去春来之际,也是各国各种各样的“狂欢节”集中举办的时期。图为今年2月的意大利维亚雷焦狂欢节新华社记

原标题:欧洲狂欢节:从居民的“节日”到游客的“节目”

每年年初,欧洲大陆冬去春来之际,也是各国各种各样的“狂欢节”集中举办的时期。


图为今年2月的意大利维亚雷焦狂欢节 新华社记者 金宇摄

一般认为,狂欢节起源于中世纪,与基督教习俗有关。人们为了度过即将开始的漫长斋戒期,在此之前纵情欢乐、狂饮海吃、载歌载舞。有的以相互扔东西的恶作剧来宣泄,如意大利北部小镇伊夫雷亚的“橘子大战”;更多的则用抛举同伴和戴着面具的街头化装狂舞来庆贺。但总体上,对一个狂欢节而言,主题纷杂、装饰奇异的彩车,激情澎湃、热烈参与的人群,多姿多彩、华丽夸张的盛装,迷幻炫目、五彩缤纷的烟火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

意大利威尼斯的狂欢节,是欧洲规模最大的狂欢节,以精美的面具和华丽的服饰著称。比利时中部的班什狂欢节,是唯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类似节日,而且,它代表着整个比利时南部和法国北部狂欢节的乡村、乡土和传统气氛。瑞士的狂欢节则秉承瑞士人精准、组织严密的精神,多以州、市镇为单位,举行由企业、民间团体或学校等官方队伍组成的游行,连日昼夜狂欢,一改外人对其“刻板”的评价。

相比之下,法国南部尼斯狂欢节更是别具特色。十几辆由数百吨各类鲜花插栽而成的彩车,在从上千人中“海选”出来的18名“鲜花王后”、“鲜花姑娘”不断地向游人投掷鲜花。这些鲜花均由当地花农采用本地鲜花亲手插制,而有幸成为“鲜花姑娘”队伍中的一员,亲身经历一年一度的“鲜花大战”,更是这些18至25岁的姑娘人生中的亮点,有的还因此走上了T台或舞台,或成为选美比赛的赢家。而距尼斯不远的另一个小城芒东则“搭便车”,利用自己“柠檬之乡”的优势,在举行尼斯狂欢节的同时,举办“芒东柠檬节”。每年围绕不同主题用柠檬、橘子搭建造型、建筑,并举行柠檬、橘子装饰的彩车游行。不过,彩车上的美女或帅哥只向周围观众投掷五彩纸屑,而不是真扔柠檬。

狂欢节的宗教色彩早已淡去,但人们借此狂欢,把过去一年的苦、累和不顺利都抛在身后,在迎接春天的同时也表达对新的一年的期盼。这与中国文化中的“爆竹声中除旧岁”的习俗异曲同工。这些活动在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演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反恐压力,狂欢节这种人员聚集多、安保难度大的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各种限制,许多活动不得不精简、取消。在欧洲许多地区,特别是大的旅游胜地,“狂欢节”已成为一个“商品”或“旅游项目”,而不再是居民狂欢的机会。有些狂欢节,本地居民的参与度在下降,越来越成为一个外来游客狂欢的日子。譬如,多年以前的尼斯狂欢节,老百姓可以开着私家车参与“鲜花大战”。但现在由于组织原因更因为安全原因,这一条已经完全没有可能做到了。从这点来说,狂欢节已经从本地人重在参与、身体力行、亲力亲为的家庭、亲友的活动,逐渐变成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摇钱树”或旅游形象的“名片”。狂欢节从居民的“节日”,逐渐演变成游客的“节目”。但幸运的是,在一些规模较小、相对不那么知名的狂欢节上,还能看到为数众多的本地人积极参与。(记者 何农)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