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超个人简介:
李俊超,字卓达,笔名梦兰,退役军人,大专文化,曾任化工部十三公司宣传部副部长,南宫市经委副主任。
自幼喜爱书法,遍临王羲之、怀素、苏轼、王铎、傅山、何绍基等古代大家及现代名家行草书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地大型书展,有的获奖,有的刻石,有的被博物馆、艺术团体收藏,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战友报》、《陕西日报》、《河北日报》、《沧州日报》、《邢台日报》、《牛城晚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等发表各类文章及书法作品120多万字,入编《二十世纪知名书画艺术家收藏大典》,现为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宫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南宫市老年书法家协会副会长。
书法,贵乎抒情;草书,极富抒情的空间和意义。然而,草书又是最难以“心手相师”的一一“心手相师” 当是传统功底与禀性修养等综合能力的体现。俱备此能,抒情才有特殊意义。
李俊超先生草书的特殊意义就在于他的综合素养、世事体察和生命体验都能融化到草书的线条世界里一一从中得以任情姿性。他的草书给我们的审美特征及其意境有着鲜明的个性其师承有史、有今更有己。有史一一远追唐、明、宋大家神韵;有今一一旁参当代名家之妙道以及非经典的长处;有己一一化古为今,化人为我,并注入时代审美意趣。 他的草书线条语言丰富,有帖味一路,又有碑味一路。综以自然灵动,奔放澎湃。用笔方圆兼备,以侧锋为主,握管以中锋姿势运行,然线质侧锋效果凸现,故有了他线条的弹力张力构成有生命声响的律动。其墨色枯湿变化有致,节奏明快,过渡自然,情所至,笔所至,意在笔前,而不勉为其难。
“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唐怀素《自叙》),草书大师怀素对其草书妙处“自言初不知”,道出了草书以情势翻合、无意为之的境界是最高境界之理。虽然李俊超先生草书不能与怀嗉草书相提并论,但李先生之草确有“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的气势与神貌。其结体在兼具中国人对字形审美习惯的同时,又敢于打破常规俗套的结字形态,突出线条的视觉审美和对空间切割的自由特性,获得奇趣及意想不到的独特造型,尽情地让线条欢歌舞蹈。恰如姜夔《续书谱》所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乘舟跃马,歌舞擗踊,一切变态,非苟然者”。他的草书在充满变化的笔法中写出翩翩姿肆的形神。在忽俯忽仰、忽收忽放、忽扁忽长、忽左忽右的变化中精采着出神入鬼的狂欢。
这充分表明李俊超先生对线条的认识理解能力、运行掌控能力之强、功底之深非同一般,他是把线条上升到一种有生命意味,可以与人对话的层次来抒情旷怀的。他选择草书作为自己的主攻书体不是简单的寓情其草,而是要通过草书传达他个人超然雅逸、生生不息的生命境界。
由于他在草书线条中融进了以方笔、折笔转化出来的碑的线质,故使其草书拙辣意味油然而生;由于他在关照传统经典的同时又关注当代书法审美情趣,大量的尖锋入笔和收笔以及细劲的线条映带,故使其草书跌宕飘逸,清新而又拙朴豪放。于是构成了富有个性的意境:一 种青藤挂树,绿叶溢香的意境;一种春风扑面、春意融融的意境;一种生机勃然,万物复杂的意境。
在这种意境中我们感受到了草书的魅力;感受到了书法赋予的精神意趣;感受到了他那种放情物外的洒脱、豪放情怀! :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江西上饶市广播电视局局长、著名书法理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