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9月27日我们共同见证了由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佛山市文联、佛山市石景宜艺术馆、佛山市美协联合主办的“静听乡音——叶其嘉何婉薇中国画作品展”开幕仪式圆满成功。
出席画展的主要领导嘉宾皆为画家夫妇的多年好友,现场高朋满座,朋友如云。有来自广州的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广州美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州市美协副主席张弘,新快报主编李世云,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画院专职画家杜宁,广州画院专职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博士罗玉鑫,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高研班导师杨锦浩,广州比玉堂堂主林江山。有来自佛山的佛山市人大副主任麦洁华,佛山市文联二级调研员吴嘉丽,佛山市石景宜艺术馆常务副馆长谢练军,佛山市艺术创作院院长夏金旺,佛山市石景宜艺术馆副馆长、佛山市书协主席王志敏,佛山市石景宜艺术馆副馆长黄锡荣,佛山市美协名誉主席梁根祥、邹莉、梁国荣、卢卫,佛山市文联兼职副主席、佛山市美协副主席封伟民,佛山市美协副主席梁建华、陈子雄、邱健彬、王永才、黄汝祥,佛山市美协主席团成员黄志伟、李 劲,佛山画院专职画家孙文科、邱大尉、岳海喜,佛山市美术馆联盟秘书长江山,佛山市女文艺家协会会长夏少丽,副会长徐毅、袁惠冰、周瑞仙、聂润华,佛山市美协副秘书长梁兆隆、陈绮灿、蔡庆洪、何博恒,佛山市书协副秘书长王长立,禅城区美协副主席易华昌、袁晓娜、朱祖雄,著名女画家杨佩璇,佛山陈太吉文化发展公司副总监郑光隆,新石湾美术馆典藏部负责人廖汝康。还有来自顺德的区文联主席何鸿佳,顺德区政协副主席谭振东,容桂宣传文体旅游办公室副主任胡慧红,北滘文化中心主任郑志连,顺德区美协常务副主席吴镜源、冯杏玲,顺德田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周志航、伍海成,顺德区鉴藏协会常务副会长、容桂鉴藏协会会长叶其伟,顺德区摄影家协会副会长伍学文,顺德黄连画家村村长、顺德区美协秘书长殷华锋,顺德逢简水乡粤晖花园董事长马锡强,顺德青促会创会会长、顺德容桂餐饮业协会会长罗兆波,顺德南粤书画院创办人董少杰,顺德环威电器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周志兴,世界顺德联谊总会书画艺术俱乐部执行会长冯劲强,知名收藏家李振峰等。
此外还有来自广佛地区的一众书画界朋友,何婉薇老师发言称,正是这些领导嘉宾和台前幕后工作人员的支持和鼓励才成就了这场隆重的展览和与大家见面的机会。
石景宜艺术馆常务副馆长谢练军女士致辞
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主办方佛山市石景宜艺术馆的全力支持与帮助,谢练军女士首先为开幕式致辞,她表示,国强则民安,民安才幸福。叶老师和何老师是容桂水乡画的佼佼者,也是推动水乡画在中国美术占有一席之地的引领者。他们的绘画作品大部分描绘水乡,擅长于让这些寻常的事物在画面中变化出许多新意,从侧面反映出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叶老师和何老师的作品不仅表现了顺德的美景,也诠释了顺德人的美好生活状态,是非常符合当代生活的主旋律的。今天展出了两位老师近年来创作的所得所思,我们能够从中感受他们扎实的美术功底之外,还能深深地体会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感激,这就是这个展览的意义所在。
佛山市美协名誉主席梁根祥先生致辞
梁主席称,容桂水乡画有这样光荣的成绩来之不易,有着深厚的渊源,一路以来得到了不少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推崇。我记得当时关山月写了一篇文章名叫《大有希望的画坛新星》,由此陆续吸引了一大批的画家来到容桂,那时的中国美术报编辑也来到了容桂,他看到这些年轻人洋溢的创作热情大受感动,也邀请我写文章,在美术杂志上给了6个版的位置来发表,这在当时也是很了不得的事。2005年,以容桂水乡画为主的水乡画登上了中国美术馆,从此展开了水乡画的新历程,我们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深受群众喜爱。
这是水乡画第四次在这个美术馆展出了,这批作品与以往展出的水乡画都不同,容桂水乡画的发展正是因为众多艺术家不同的艺术取向才得以繁荣。叶其嘉的水乡画走中国传统笔墨的路子使得他与其他人拉开了距离,行成了个人的特色。我衷心祝愿容桂水乡画百花齐放的局面继续下去。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院长 夏金旺先生致辞
一直指导与支持中心属下的“弘艺馆”发展的佛山市艺术创作院院长 夏金旺先生致辞,他说,文艺创作是文化的载体,作家们也往往把自己的故乡作为创作的对象,从中生发出许多文化与文艺相结合的优秀作品。我对两位老师的印象非常深刻,两位老师能长期坚持对家乡的创作,几十年如一日地描绘水乡风土人情,这对我们岭南文化的推出作用非常大。水乡画自70年代走向全国的这个过程实质上也是岭南文化走出去的历程。艺术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叶老师开放的精神和求新求变的态度非常好,我们要抓住时代的变化,融入时代发展的大潮,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接纳新的事物和思想。
学术主持 梁江先生致辞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广州美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先生担任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他感慨良多地说,今天的展览可以看出来佛山美术届团结的气氛很好,其嘉的美术展不仅是展示,也是一个课题,给予我们思考和启迪。我很早就在美术杂志上推荐水乡画,水乡画作品以细腻的画风和水乡的题材著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面临着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就是新时代中水乡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几年顺德喊出“腾龙换鸟”的口号,努力实现企业转型,而其嘉笔下所描绘的水乡生活很可能会随之而消逝。当水乡没有了,大都市形成了,田园画派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何在,这是今天的展览带给我们的问题。
诚然都市化的进程是不可逆的,顺德水乡的萎缩也是不可阻挡的。但我想它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让我们有了乡愁,我们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留住对故乡的记忆,记录我们的情感,使之变成一代人的传统。现在不论是水乡画还是田园画,群众的诉求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我们还挺留在画80年代的水乡画的思路上,可能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接受的,所以我们要不断求变,将顺德水乡画继续往前推进。
叶其嘉和何婉薇夫妇共同上台发言,叶其嘉先生首先对参加展览的所有领导和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我和婉薇在艺术这条路上要走到最后,希望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意见和批评,我们需要各方有识之士的建议和提点,方才几位嘉宾的发言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同时也感谢为这个画展助力的所有老师和同事,是你们的努力成全了这个画展。
叶其嘉先生、何婉薇女士向石景宜艺术馆捐赠作品
佛山市石景宜艺术馆副馆长王志敏先生上台为参展作者颁发收藏证书
佛山市人大副主任麦洁华女士宣布展览开幕
上世纪80年代,是顺德叶其嘉和他的同仁们,坚持本土创作,“诗性地表达田园风貌”,令这些富有文化底蕴的风光风情得以传播,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和影响力,让人们记住了岭南这方清净而美丽的田园,也将顺德水乡固有的文化发扬光大。这是叶其嘉、何婉薇夫妇的第三次联名展,也是在石景宜、刘紫英艺术馆里首个以伉俪名义举办的展览,是这对艺术伉俪艺术成果的见证,特别有意义。真诚祝愿这对艺术夫妇在艺术的道路上能继续携手共进,艺术长青!
展览现场
现场合影
展厅作品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8日,欢迎广大书画爱好者前来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