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陶艺美术家徐红卫画瓷

2020-08-28 17:02:16| 来源:中国网•东海资讯|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徐红卫,号:草石,乐之,当代著名画家。自幼喜好字画,师从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杨雨青先生。数十年来,他潜心研习书画,孜孜不倦,取法传统,师古不泥,不断创新,工山水花鸟

著名陶艺美术家徐红卫画瓷

  徐红卫,号:草石,乐之,当代著名画家。自幼喜好字画,师从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杨雨青先生。数十年来,他潜心研习书画,孜孜不倦,取法传统,师古不泥,不断创新,工山水花鸟,擅篆刻,其作品风格独特,形神兼备,深受社会各界喜爱。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无锡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顾愷之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西神印社理事,无锡书画院特聘画师,无锡中山书画院副秘书长,江南书画院画师。

  获奖及展览:

  1988年获梁溪之春大奖赛三等奖

  1990年获江苏省首届民间美术博览会优秀奖

  2013年获程及美术奖三等奖

  2015年由无锡市美协主办徐红卫个人画展

  2016年由程及美术馆举办梁溪六友书画联展

  2016年赴泰国参加中泰艺术交流联展

  2017年参加中山书画院赴台联展

  2017年参加太湖画派优秀作品赴南京美术馆联展

  2018年,参加内蒙南京两地画家,内蒙采风及内蒙循环展

著名陶艺美术家徐红卫画瓷

  玉窑是按景德镇传统镇窑规格建成,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以松柴为燃料的传统窑炉。是在综合了唐宋以来所使用过的龙窑、马蹄窑、葫芦窑的外形优点的基础上,有根据松柴的特点发展起来的。再现了古代景德镇的制瓷工业建筑的典范。严谨地遵循景德镇手工制瓷的传统,在他们看来,每一道工序下做出的精美瓷器都应该是艺术品而不是半成品。

著名陶艺美术家徐红卫画瓷

  在传统手工技艺上,陶瓷的灵魂就在传统的每个环节里。白不是寡白,而要使釉面呈现玉的灵动与剔透;瓷不能为镜,但瓷面却像淋了水,抹了油;薄,强调的是器型的支持力,因为越薄越难支撑其烧成;声如磬指的是合理的烧成温度,充分瓷化才会有玉石之声,而不是瓦响。(此次画瓷采用的瓷胎简介)

著名陶艺美术家徐红卫画瓷

  品读徐红卫先生的画作笔笔见功力,气势磅礴,云雾缭绕。其笔下的山川雄伟秀丽、豪迈刚健、气势逼人,把大自然的整个喜怒哀乐跃于纸上,给人一种如入真山之中的感觉,展现在观者面前的是高于生活一派诗意化的生命境界。他擅长把握画面的整体感,呈现出峰峦叠出、蜿蜒不绝、沟壑纵横、目不暇接的气势,整个山体龙脉互相呼应,浑然一体,以大气蓬勃的壮美质感,让人油然神动,留恋往返。

著名陶艺美术家徐红卫画瓷

  徐红卫先生的作品表现手法灵活丰富,工意兼具,技法全面,强调在客观基础上的夸张、美化。在远景、近景、中景的处理上,更是体现了这一思想,该写实处则写实,该写意处则写意,灵活运用,恰到好处。在设色等表现上,可谓十分精当,落笔不苟,真可谓是技艺娴熟,层次丰富。在他的画面上既洋溢着传统的典雅,又充满着新时代的审美情趣。

著名陶艺美术家徐红卫画瓷

  徐红卫先生的作品有着深厚的写生基础和生活体验,他常年深入全国各地写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认为:写生是深入生活,收集素材的手段之一,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艺术性。一幅好的写生作品,不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著名陶艺美术家徐红卫画瓷

  写意求其真,写真取其意。徐红卫先生将笔墨的表现力与实景写生效果相结合,于浓淡相宜的笔墨中凝聚笔意,神意赋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个人风格。其画静中有动,动中有变,黑白分明,清旷悠远。细读起来,画面率真散淡,生机勃发却又严整有序,有一种内在的秩序和节奏感。他于尺幅之间,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之气,笔墨清透鲜活,浓淡相宜。

著名陶艺美术家徐红卫画瓷

  徐红卫先生的作品有着深远的生活底蕴及源远的文化内涵,他的画是趣味性、写实性、寓意性的巧妙结合,给人以遐想,给人以抒情、给人以哲理的启迪。欣赏其画作,一种清新朴茂的气氛顿感而生,使观者自身不由得融化在了那画意之中,净化了现实纷繁的空气,安宁了复杂的情绪,这便是他的艺术生命力之所在。徐红卫先生这种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致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内涵和生命激情。

著名陶艺美术家徐红卫画瓷

  面对当今流派纷繁的中国画坛,徐红卫先生无疑是一位矜持独创、睿智清醒的画家。他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思考视觉和感悟力,致力于将传统写实风格推向更趋完美的艺术境界,化古而出新,曲高而合众。在此,我们也真诚地愿徐红卫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艺术成就,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责任编辑:DH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