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3日,由北京启明星辰慈善公益基金会发起,中国文化书院和三智书院共同承办的晨星项目启动暨心理学与传统文化联合培养班开班典礼,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启明星辰大厦举办。
晨星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三智书院院长王守常教授,晨星理事会理事、启明星辰集团CEO严望佳女士,晨星理事长、三智书院理事长高斌先生,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关学研究院院长丁为祥教授,后现代心理教练首倡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史占彪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委杨秋莉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徐平教授,复旦大学博士、国际易学联合会副秘书长、三智书院特聘导师李定老师,“公益医护对话服务互联网平台”课题项目负责人崔东亮先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心理学研究室科研秘书王昊先生等专家学者和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50多位联合培养班学员在现场参加了本次启动仪式和开班典礼。
活动伊始,高斌理事长介绍了晨星项目的缘起与筹备过程。他谈到,晨星项目自发布以来共收到了29个课题申报,有关专家经过仔细甄选,评选出了涵盖心理学、中国哲学、中医等领域的8个课题项目。项目课题专家将在1-3年时间里深入研究中华文化与心理学的融合之路,创立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体系。为了全面探讨心理学实践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创新、融合与应用,持续精准培养人才,孵化项目团队,晨星项目特别策划了“心理学与传统文化联合培养班”,以便让心理学帮助到更多人,让传统文化更好的利益众生。联合培养班邀请了心理学、文史哲传统文化、中医等领域的数十位老师提供学术支持和指导,共遴选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40名正式学员。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联合培养班发展好,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服务有需要的人,让社会受益。
王守常教授代表承办方发表致辞,对晨星项目的开展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他认为晨星项目的开展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具有积极意义。我们要克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将传统文化、中医和心理学深度结合起来,找出一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之路。
晨星项目的发起,得到了心理学与传统文化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的鼓励和支持。共评定出8个项目,成为晨星项目首批资助对象。丁为祥教授代表中国哲学领域的课题项目成员发表致辞。他指出,中国传统心性之学注重主体的感受,强调感同身受;西方文化注重客观性,强调原则。我们要结合东西方文化的优点,既弥补中国文化的缺弱,又发扬中华文化的长处。
史占彪教授从武汉心理援助的一线来到晨星项目启动仪式的现场,代表心理学领域的课题项目成员进行分享。他指出,心理服务最重要的就是感同身受,而文化的积淀能够让我们与援助对象进行心灵的沟通,更好的进行心理服务。
杨秋莉主任代表中医领域的课题项目成员发表致辞。她提到,中医药传承千年,需要我们传承发扬;心理学对于人的健康来说非常重要,将二者融合应用,就能从心理和身体两方面促进人们的健康成长。
时代集团公司郑荣副总裁和幸知在线李鸥咨询师作为学员代表进行了精彩分享。
联合培养班的两位学术班主任文化学者张曙中博士和美国陶斯学院实践项目导师曾海波老师分别致辞。张曙中老师指出,学习的过程是不断融合的过程,个人能量来源在于做学问,做人既是我们的起点也是我们的终点,做人要行出来。我们要从事业回归到学问,从学问回归到做人,成就圆满的人生。曾海波老师谈到了两个相信,我们要相信志愿者的力量,也要相信对话的价值。
最后,王守常教授、丁为祥教授、李定老师、徐平老师、杨秋莉老师、史占彪教授、崔东亮老师、严望佳女士、高斌先生共同开启晨星项目的启动球,正式启动晨星项目,开启晨星项目的新起点。晨星理事长高斌先生宣布心理学与传统文化联合培养班正式开班。
晨星项目启动暨心理学与传统文化联合培养班开班典礼在参与者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在启动仪式结束后,来到现场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专家座谈,交流了各自对晨星项目的看法,并就与晨星项目的结缘、项目进展、后续开展以及联合培养班的课程打造等作了热烈的讨论,以期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心理学与中国传统文融合的理论创新、实践应用。
为了让心理学帮助到更多人,让传统文化更好的利益众生,北京启明星辰慈善公益基金会发心公益发起了致力于心理学实践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公益性项目——晨星项目。项目由中国文化书院、三智书院承办并落实,旨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中华文化与心理学相融合,创立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帮助人们安顿心灵,激发内心力量,面对人生的困顿与生老病死。在此基础上,晨星项目特别策划了“心理学与传统文化联合培养班”,传承、落地并践行传统文化,让来自西方的心理学本土化,整合、融合东西方的智慧,探索身心安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