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藏——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020-08-14 10:54:19| 来源:中国网•东海资讯|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日前,南平市建阳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就建本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作出部署,以期进一步做好建阳建本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加大对建阳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保护力度。

  日前,南平市建阳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就建本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作出部署,以期进一步做好建阳建本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加大对建阳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保护力度。

  在福建的建阳建本雕版印刷业肇始于五代时期,经历长达七百余年的发展,于2005年10月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据记载,建本又称“建安本”“麻沙本”,是古代在建阳北部麻沙、书坊一带刻印的古籍。唐末五代时期,建阳已开始雕版印刷,两宋时期,建本与浙本、蜀本齐名,建阳成为当时全国三大刻印中心之一。而建本以私刻、坊刻为主,在书本刻印、排版方面都进行创新,在出版发行量上大大超过浙本、蜀本,建阳有“图书之府”的美誉。

  在建阳区建本协会会长余贤伟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由当地的收藏家、建盏工艺师江信爱的工作室,1975年出生于建阳的江信爱,2002年起就开始关注建阳的建本与建盏,江信爱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宋刻本朱熹的四书集注全套225片刻本。

  余贤伟表示,重拾遗落的文化珍宝,民间收藏是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在建阳当地有一批收藏爱好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驱动下,也是从事相关行业,对历史文化遗产比较敏感,为建本的流传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未来,建本协会将借助民间收藏的力量,向社会展示建盏的魅力。

  江信爱说,也正是因为收藏家乡的文化遗产,才能让他近距离的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2012年已他也正从事建阳双宝之一的建盏,2017年注册成立“土人建盏陶瓷坊”及注册“土人建盏”商标,并于2019年入选全国建盏文化考评专家委员会专家。

  时光流逝,建本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刻本难觅。幸运的是,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下,以建本为核心的民间收藏也热闹起来,在地方政府和建本爱好者的不断推动下,建本“融合发展”脚步也逐渐加快。

【责任编辑:DH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