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文化 > 文化图库 > 正文

“故宫男神”来南京谈修表那些事

发布时间:2017-04-12 17:25:16  |   来源:中国江苏网  |   作者:王晶卉  |   责任编辑:DH011
清瘦、朴实、温和,浑身透着工匠的气息。昨天,被誉为“故宫男神”的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来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针讲堂”,与大学生交流了故宫修表的心得和体会。

  清瘦、朴实、温和,浑身透着工匠的气息。昨天,被誉为“故宫男神”的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来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针讲堂”,与大学生交流了故宫修表的心得和体会。

  通讯员 林雯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王晶卉

  “钟表就是高级玩具”

  中国江苏网4月9日讯 作为故宫钟表修复师,五十多岁的王津“入宫”已有四十载。在去年热播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他儒雅谦逊的温暖形象大获好评,被网友赞为“故宫男神”。

  “其实我来这个工作岗位出于偶然。爷爷在故宫工作,1977年去世时,院里希望我能接班。当时师傅问我喜不喜欢钟表,我说喜欢,一个礼拜后就接到通知说看上我了,不像现在面试考试这么难。”王津说,记得当时师傅说,修复钟表技术要传承,将来就靠他们往下传了,他就为了这个信念往下干,也没觉得很长,稀里糊涂就四十年了。

  有人好奇如果重新来过,他还会选择这行吗?王津说,钟表给他很多乐趣,就像一个高级玩具,每一个钟表都有特点,修复工作很有挑战性,自己很喜欢去做这件事。做人的态度也应该像钟表一样,踏踏实实分秒不差地走过这一生。

  尽力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工匠精神”

  除了“故宫男神”,王津还被网友亲切地称作“修表王师傅”。王津笑称,其实自己最喜欢“师傅”这个称呼。“现在年轻学生基本都叫老师,真正认师还是叫师傅。”

  一座宫廷钟表上千个零件要严丝合缝。而修复它们,最少也需要长达数月的时间。王津说,只有真心喜欢才坐得住。

  对于工匠精神,王津有自己的理解。他觉得,将你很喜欢的职业做到尽心尽力、精益求精,任何人都干好自己的事,做到极致,就是工匠精神。“现在学习刻苦也是一种匠人精神,将来你们毕业做得会比我好。”

  准备开班培养接班人

  现在修复钟表的传承主要靠师徒制度。王津透露,他们准备用两个月时间做一个钟表培训班,费用全部由他们来出。

  “毕业以后,你们来报考我们博物院的钟表修复吗?自动化也可以,要有兴趣的。”王津对在场的大学生发出了邀请。他说,从2005年到2012年,他们7年没招到人,主要还是社会不了解这个行业。现在情况好了,国家对非遗的宣传,以及《大国工匠》等央视纪录片的宣传,相信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这个传承的事业。

  “我小孩修钟表也是偶然机会,他从小在我身边长大,小学没事就在我办公室呆着,写写作业,从小受熏陶。他对于修钟表还是很喜欢的。”王津说,甭管干什么你要是不喜欢也不见得能干下去,也不见得能干好。

  游客以后能看到修文物现场

  钟表修好了也只能放在展柜静态展示,王津觉得很可惜。他们在考虑把已经修好的能动的钟表都做一个视频,游客可以扫码。

  他还透露,故宫修复中心正在新建,全搬迁完以后,将会有每周两个半天对外开放,可以预约,到时候大家就可以看到故宫一两百人在修文物的状态。

  [修表故事]

  王津说,故宫的钟表收藏大约1500件,这在全世界钟表博物馆里不算多,大英博物馆大约就有4000件,但是像故宫这样做成精品的很少。故宫的钟表很多全世界就一件,全是精品。

  修复钟表的流程都是有讲究的:第一步先做记录照相,拍下原始情况;第二步除尘;第三步拆解;第四步清洗,清洗当中看看有无需要修补的;第五步,修补;然后是组装,一步步调试,从底层到上层,最后总体组装咬合。

  最难修:变魔术小人钟

  在所有修过的钟表里,王津最喜欢的就是一款变魔术的小人钟,也是最难修、下的心血最大的一个,并且是全世界唯一一件。“遗憾的是音乐没录下来,有12首曲子,听着非常好听,现在想补录也补不上,虽然有遗憾,但是也非常喜欢。”

  这个魔术人钟不是特别大,六七十厘米高,但是结构精密,又表演又变魔术。它一共有七套传动装置,走时一套,音乐一套,鸟叫一套,开门一套,底下联动变魔术一套……每一套,都有自己运转模式,这七套还有一个连接,门打开同时变魔术,中间碗一开小鸟飞出来,都是要有时间联动性,错一个都不行。

  王津说,开始修时也没有图纸,一步步拆下来一大片东西,拆得挺散的。发条不行了,配几盘发条;表演的小鸟什么的,里面都坏了,有的杆都是折的,接起来;小鸟交换的气囊全糟了,虫子打烂了,从荷兰买皮子,重新糊。调试最费工夫:这么点小地方里有四个东西在互相变,这个起来那个上来,一打架就卡那儿出不来了。动错一点,将来恢复起来更难。

  整个修复将近一年时间。王津说,所以在这儿最大的基本功就是耐心,坐不住的人干这个比较困难。

  乾隆大型钟:皇帝的工匠也没修好

  建院九十周年展览,王津他们挑了一对儿乾隆时期的大型钟修复,这钟一直在库房里搁着,一百多年也没有修过。

  按原设计有五个面,底下跑人,正面是两层的四开门,第一道第二道门打开,里边有转花表演,中层以上有十几只小鸡翅膀拍动,还有一盆水,水上面有一只鸭子在游,然后两个小水溪,一只大鸡带着一些小鸡在捡食,中间自开门跟底下是同步,打开后有个人在纺线。挑它也是因为观赏性比较强。

  “机芯打开一看,可能是皇上身边的工匠修过,没修好,零件拆完以后又合上了。”王津说,这次修他们就是从底下一步步修的,发条断了,新配盘发条。调和轮齿也不行。这个钟所有零部件全坐落在木板上,当时欧洲可能空气潮湿度不像北方这么干,这木头经过一两百年热胀冷缩什么的,变形挺厉害的。有的齿轮咬合也就是两到三个毫米的量,那木座一变形,就达到五六个毫米,这个修复起来,也是挺难的。“目前调合适了,但是就看看伏天有什么变化。”

热点资讯
精彩推荐
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