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举办“生生不息 非遗焕新”中法艺术家文化共建沙龙活动

2024-06-13 17:35:34| 来源:中国网•东海资讯|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在苏州太平老街的书香小院举办了由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苏州市相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文联)、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太平街道办事处主办

苏州市相城区举办“生生不息 非遗焕新”中法艺术家文化共建沙龙活动

  近日,在苏州太平老街的书香小院举办了由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苏州市相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文联)、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太平街道办事处主办,太平街道文化旅游发展局、太平街道团工委、相城区文化馆承办的“生生不息 非遗焕新”中法艺术家文化共建沙龙活动。

  出席此次活动的嘉宾有法国油画艺术家让-弗朗索瓦·拉赫优,法中音乐文化协会秘书长金怡,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吕芳,苏州市相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苏文娟,太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工委主任孙佳 。

  适逢中法建交60周年,拉赫优个展中国首展近日正在御窑金砖博物馆展出中,这是法国艺术与中国传统非遗的一次碰撞,进一步促进了中法两国文化艺术的交流。在开幕式上拉赫优不仅第一次见到8米长的缂丝作品《清明上河图》,还和御窑金砖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金瑾共同制作了一块特制款金砖。7日上午又于张继馨艺术馆欣赏了中国传统水墨作品,并尝试了交流创作。拉赫优对中国非遗精湛的技艺和传统艺术的独特审美惊叹连连,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在沙龙里深入分享了自己此行的心得体会,探讨了对两国文化艺术差异的思考。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和文化成就最重要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资产,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标志,构成人类共同文化财富的要素之一。

  对于两国的绘画拉赫优则表示,绘画是一种无声的载体,浸透着历史、准则和技能。是国家文化和文明的一面镜子。中法绘画的基础是相同的,都根植于人类本身。只是因为技术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画面。当创作取材于人类与自然的时候,创作的思想是具有普遍性而没有边界的。

  拉赫优的作品中有关于海洋的主题创作有很多,船只也是其作品中常见的元素之一,相城区素有“太平船王”之称的太平船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海林,以及缂丝版《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者相城区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姚建珍分别为观众分享了他们各自的传承故事和创作理念。

  无论是船模还是缂丝,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而对于它们的传承人来说,也都经历从技术、到理念、再到精神传承的责任意识的变化。虽然拉赫优和他们存在着语言上的障碍,但对于艺术追求的精神是共通的,日复一日的坚持也令他十分感动。无论是传统水墨、金砖、缂丝,还是船模,拉赫优折服于每一项文化艺术的魅力和其背后艺术家的坚持,也很感谢相城区对这些文化项目的保护,让他们有好的生态去传承和发展。

  随后,拉赫优将准备好的礼物和太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工委主任孙佳与两位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换,并与相城书协的裔志杰共同绘就一幅特别的水墨作品,留下了两国文化艺术交流共创的美好纪念。

  满载着美好的记忆和礼物,拉赫优游荡在太平老街的古韵今风里,感受着历史留存的痕迹在新时代下活力复生。非遗文化不仅仅是存在于历史的片段,而是随时代发展的伙伴,在相城可以感受非遗依旧蓬勃的生命力,熠熠生辉。(图文/相太萱)

【责任编辑:DH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