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丨兴化高跷龙舞

2024-03-04 17:17:16| 来源:中国网•东海资讯|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在民间表演活动中,踩高跷、舞龙灯和诸如打莲湘、倒花篮、荡花船一样司空见惯,但能将两种表演形式合为一体则甚为罕见,高跷龙舞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它是一种将踩高跷与龙灯舞相结合

城市记忆丨兴化高跷龙舞

  在民间表演活动中,踩高跷、舞龙灯和诸如打莲湘、倒花篮、荡花船一样司空见惯,但能将两种表演形式合为一体则甚为罕见,高跷龙舞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它是一种将踩高跷与龙灯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俗点说,就是踩着高跷舞龙。本来,踩高跷就是一项十分惊险的表演项目,舞龙灯也并不轻松,十分讲究技巧。两者结合起来后,难度系数就更为加大,既要有足够的力量,也要有非凡的技巧,而且它是集体项目,更注重动作的协调和整体的配合。高跷龙舞是垛田祖先留下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民间艺术中的稀有品种,堪称一绝。

  泰州兴化垛田街道高家荡,位于垛田街道的最东部。据考证,在明初“洪武赶散”时,苏州、昆山等地的孙、王、周、杨、邹等姓氏迁入了高家荡。从他们开始,高家荡人便有了拜神祭祖的习俗,有了踩高跷、舞龙灯的民间活动。到了清朝乾隆年间,高家荡人创办了庙会“都天会”,在每年的端午节期间举办(现已改为正月初九、初十两天)。

  后来,为了丰富庙会内容,提高文艺表演难度,增强庙会吸引力,高家荡前人高德文、张鹤俊等提出了将踩高跷和舞龙灯合二为一的大胆构想。他们进兴化、上盐城,拜高手、访艺人,刻苦钻研、反复揣摩,终于练成“高跷龙舞”。在他们的言传身教和严格训练之下,“高跷龙舞”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

城市记忆丨兴化高跷龙舞

  高跷龙舞在高家传承两代后,被张明礼等张姓人家接掌。上世纪四十年代,张明礼的曾孙张安方、张金方兄弟继承父业,与吴兆喜、王兆奎、孙凯祥等人一起,成为高家荡高跷龙舞的第六代传人。六十年代,随着庙会被禁,高跷龙舞亦停止了活动。1994年,高家荡恢复举办都天会,张凤山、张祥来、张祥华、杨家明、史正标等人成为新一代高跷龙舞表演艺人。

  高跷龙舞所蹬高跷由杉木制成,高度为1米左右;所舞之龙与里下河地区常见的龙灯舞的龙相同,竹骨布衣,龙头、龙身、龙尾共11节。与普通龙灯舞不同的是,高跷龙前没有龙球(龙灯)引路,动作的变化、套式的转换全由掌龙头者带动指挥。至于动作套式嘛,与兴化地区流行的龙灯舞基本相似。当然,毕竟表演者踩着高跷,一般只有大花、小花、纯阳背剑、九连环4套。高跷龙舞表演者的服饰,早期为上穿白褂,下穿蓝花裤,头勒白巾,腰系红带。现在一般头扎毛巾(后扎式),黄褂红裤,脚穿球鞋。高跷龙舞无论是行进还是表演,均有锣鼓乐队相伴,行走或过场时一般为长锣,上套式为紧锣。

  每逢庙会或重大节日,高跷龙便在横幅、彩旗的引导护卫下,于喧天的锣鼓声中,沿着大街小巷一路逶迤而来。表演者脚踩高跷、手举长龙,长龙摇头摆尾,如在天空中遨游,观众远可眺望全貌,近可仰视神采。遇有人群聚集的开阔地带,或有人放鞭炮“接龙”,高跷龙队便停下来,圈场地、闹锣鼓、上套式。一时间,人在跷上舞,龙在空中翻,那场景真是扣人心弦,精彩非凡。

城市记忆丨兴化高跷龙舞

  1996年春节,垛田高跷龙队亮相兴化城,街上巡游、广场表演,成千上万市民竞相前往观看。同年3月,在兴化市第二届农村文艺汇演中,高跷龙舞被成功搬上舞台,并获优秀演出奖。最经典的一幕是,在演出高潮时分,全场切光,恰似一条闪亮的巨龙在夜空中腾飞翻滚,亦真亦幻,神奇莫测,全场顿时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原来,他们别出心裁,在龙的双眼及龙衣内安装了很多电灯珠,手握的竹竿里装着干电池和开关,当全场切光一片黑暗之时,人们便看到了亮闪闪的、舞动着的龙。

  高跷龙舞确是一种古老而又极具观赏性的民间艺术,一路走来流传至今,实在是个奇迹。欣赏品味之余,你会感慨于祖先的智慧、乡民的坚毅和高家荡人的执着。(图/金蕾 文/陈学文)

【责任编辑:DH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