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紫砂年度人物史俊棠|宜兴陶业的“灯塔”

2023-11-21 09:21:03| 来源:中国网•东海资讯|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恰好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潮,在当时还叫“社队”的企业中一显身手。1975年,他是村办企业东方红五金加工厂的供销员,走南闯北,在他身上秉承着“四千四万”的乡镇企业家精神。

  如果说,紫砂是宜兴的一张名片,史俊棠则当之无愧是这张名片的规划师和设计者。他没有做过一把壶,却是无数紫砂大咖眼中当之无愧的“大师”。

中国紫砂年度人物史俊棠

  史俊棠的身份有很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紫砂艺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研究院名誉院长、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名誉会长、江南大学紫砂艺术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紫砂学院名誉院长、陶都中专顾景舟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而陶瓷行业的发展,便是他终生的事业。

  初中毕业,遇上改革开放的大潮

  1950年,史俊棠出生于宜兴市丁蜀镇周墅乡。虽父辈世代务农,但母亲却是地地道道的“窑场上人”,外祖母、姨娘姨夫、姑妈姑夫也都是陶瓷工人。小时候,农村的生活比较艰苦,陶瓷行业的亲戚总是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对宜兴的陶瓷生产耳濡目染,让史俊棠从小就有一种感觉,是陶瓷滋养和哺育了他。

  1963年,史俊棠考上了初中,全家人都喜出望外。1966年丁蜀中学初中毕业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史俊棠选择子承父业。恰好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潮,在当时还叫“社队”的企业中一显身手。1975年,他是村办企业东方红五金加工厂的供销员,走南闯北,在他身上秉承着“四千四万”的乡镇企业家精神。

  一把窑火,史俊棠开启“二厂”时代

  造就英雄的不仅仅是天赋,机遇极其重要。很多看似司空见惯的事,发生在对的时间和地点,就可能变成某个伟大的机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不同于大集体的宜兴紫砂工艺厂,初出茅庐的紫砂工艺二厂是宜兴第一家紫砂社办企业。

  1982年,为加快发展、扩大生产,加上农民致富的迫切愿望,紫砂生产主要集中地——宜兴丁蜀镇周墅乡乡党委决定在原有社队企业“周墅紫砂工艺厂”在潘家祠堂几间老旧厂房的基础上,搬至百家口,建设新厂,同时让史俊棠全面负责扩建工作。

  筹资、征地,第一顶隧道窑于1983年5月点火,1985年又一顶隧道窑建成点火,周墅紫砂工艺厂紧接着更名为“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二厂”,成为颇具规模的宜兴第一家紫砂乡镇企业,史俊棠任副厂长、厂长兼书记。至此,史俊棠的人生轨迹真正与紫砂深度交织。

中国紫砂年度人物史俊棠

  一史、二徐、上千农民职工铸就紫砂工艺二厂辉煌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创业初期,史俊棠遍地联络、奔波于外地各个收藏家之间、举办各种活动展览,打响了紫砂工艺二厂的名声。越来越多的村民进厂学习做壶,在农闲时赚钱补贴家用,这也为整个紫砂行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但要想名副其实,少不了一马当先的将帅领军。做壶技艺就名扬海外的徐汉棠先生,是史厂长心中认定的“二厂总工艺师”。在史厂长的诚恳邀请下,徐汉棠、徐秀棠两兄弟为了支持紫砂工艺二厂的发展,义无反顾来到二厂。

  在二厂工作的那段时间,徐汉棠任研究所所长,不仅激情迸发、创造了许多壶艺精品,更重要的是,对许多从田间走上来的农民职工传、帮、带。史俊棠表示:已经数不清汉棠先生为二厂教了多少学生、带了多少徒弟。

  紧接着,史俊棠还成立了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的一个分厂——宜兴紫砂雕塑艺术厂,由徐秀棠为厂长,从那天起,该雕塑厂又成为了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的另一张王牌。在任二厂厂长时,史俊棠还分别在制作乡坯比较集中的“西望村”和“双桥村”各建一个颇具规模的紫砂分厂,成型、窑炉一应具全,为当地村民进厂提供了方便,也会今日靠紫砂技艺致富农民,振兴乡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未草里头藏龙身,农家出英才。当年的徒工,现如今都已经成为了制壶高手,但他们始终忘不了的,便是那段二厂岁月。

中国紫砂年度人物史俊棠

  1986年举办的首届紫砂散文节,集聚众多的文化名人,让文化与紫砂交融,这是一场从未有过的紫砂文化盛会,在宜兴紫砂史上是浓墨重彩之笔。史俊棠说,紫砂一定要和文化结合,紫砂一定要有文化。只有这样,才会有底蕴,才能更好地发展与传承。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有远见的,也是正确的。

中国紫砂年度人物史俊棠

  1982年至1992年,史俊棠在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工作整整十年,从扩建办主任到副厂长、厂长兼党总支书记。回想10多年的二厂生涯,在30多岁到40多岁这一段人生中最好的黄金岁月,史俊棠和一批敢想敢干的人一起,把一个名不经传的公社紫砂小厂,办成了一个千人工厂、一个国家二级企业,甚至成为江苏省乡镇企业的排头兵。

  而史俊棠也获得了“当代中国百名优秀农民企业家”“全国乡镇企业家、江苏省乡镇企业家、江苏省劳动模范”“无锡市优秀厂长三连冠、无锡市劳动模范三连冠”等荣誉称号。

  以正视听,“陶都”不为人知的争名战

  有人说,时势造英雄。不可否定,今天紫砂行业兴盛繁荣的时势,离不开史俊棠半生的辛劳与奉献。

  1992年6月至2002年6月期间,史俊棠担任过宜兴市丁蜀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宜兴市计经委副主任、市属工业局局长,还兼任过宜兴水泥厂厂长、党委书记,期间曾当选为江苏省、宜兴市人大代表。

  史俊棠担任丁蜀镇镇长期间,十分希望能在陶瓷方面吸引一些外资,办一家较具规模的外资企业。于是,他以紫砂二厂作为甲方,美国天山公司作为乙方,创建了后来的“金帆陶瓷”。最多时工人达3000多名,年销售收入达5亿多,2000年创汇高达680万美元。这在宜兴陶瓷日用陶生产史上也是个里程碑。

  2002年,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史俊棠当选为会长,标志着作为宜兴支柱产业之一的陶瓷行业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段时间里,关于景德镇“瓷都”称号,由人为的评审戴在了南方一个产瓷区头上,因此业内外有识之士议论纷纷,而另一个产陶区也仿效,向中陶协申报“陶都”称号。

中国紫砂年度人物史俊棠

  为此,史俊棠写了一篇《永远的陶都》以正视听:丰富的陶土资源、悠久的制陶历史、庞大的陶瓷产业、活着的“非遗”传承、杰出的艺人人才、灿烂的陶瓷文化,宜兴,才是名正言顺的中国陶都。

  宜兴,向世界打开一扇紫砂之门

  自诩为“本科初中生”的史俊棠一直认为自己并不是文人。但他毫不掩饰对紫砂文化的强烈共鸣与自觉追随:“紫砂能走到今天,文化是背后重要的力量。做作品的栽种文化,跑市场的在弘扬文化,宜兴紫砂有了文化引领,才有内涵和附加值。”

  担任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以及兼任宜兴陶瓷(紫砂)文化研究会会长后,坚持陶瓷行业的机制创新,坚持文化的引领,坚持人才的培养,坚持发挥大师的领军作用,坚持以各种对内对外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来给予行业的活力,来增强对协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弘扬陶文化方面,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地挖掘、梳理宜兴陶瓷历史文脉,除了以自己的理解去写一些文章,汇编了《永远的陶都》《唱响陶都》《守望陶都》三本书,还利用宜兴的陶瓷文脉资源,调动上下左右的积极性,主编了《宜兴陶瓷史》、《宜兴紫砂》、《宜兴均陶》、《宜兴青瓷》、《宜兴彩陶》、《宜兴美陶》、《宜兴工业陶》、《紫砂研究》1 一6卷。这些文字积累,为宜兴陶瓷、宜兴紫砂的研究、弘扬传播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中国紫砂年度人物史俊棠

  2006年,宜兴紫砂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立了宜兴紫砂陶工艺特有的文化属性。2007年,在经过宜兴陶协三年多的努力下,被国家工商行政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宜兴紫砂也增添了更足的文化底气。

中国紫砂年度人物史俊棠

  2013年,在史俊棠的多次奔走下,在万千宜兴陶瓷人的热切期盼中,中断了15年的陶瓷艺术节恢复举办,并更名为“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很多外国友人齐聚宜兴。紫砂足不出户登上国际舞台,也更好地让很多外国友人在宜兴感受到了“陶都陶式生活”。2021年,史俊棠被评为国家“十大节庆品牌年度人物”。

  英雄会迟暮,但英雄不会落幕

  史俊棠今年已经74岁了,43年行业情缘,是情怀,更是责任和担当。他现在只要不出差,依然会出现在办公室,为陶瓷、紫砂的事情忙碌。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紫砂行业也面临着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问到行业乱象时,史俊棠表示:时代在进步,行业在发展,所谓的行业乱象,很多时候是乱在当下。长远客观的看来,都阻止不了紫砂的发展,或者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在促进紫砂发展。要包容客观的看问题,历史不会开倒车,要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才能更好的在新时代起舞。

  史俊棠始终认为,陶艺家“成名靠作品,成功靠人品”。在物欲横流、功利主义前,紫砂乱象实质是人心之乱、无序之乱、丧德之乱。“紫砂,是‘活着’的非遗,每一位紫砂人都应抱有一份敬畏之情,拥有一颗呵护之心。可以去希冀、去追求、去幻想,但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能要什么。当前如何诚信经营,充分发挥紫砂文化正能量显得尤为重要。”

  “承上启下、传艺育人、淡泊名利、自尊自重”,他不断用新时代的“景舟精神”自我激励、鞭策他人,用责任丈量着精彩人生。21年来,他用劳模精神来当好一个协会会长。四十三年来,史俊棠一直以不竭的精神动力为陶瓷、为紫砂立根铸魂,从未懈怠。

中国紫砂年度人物史俊棠

  青衿之志,白首方坚。在史俊棠43年的陶业生涯中,为陶都唱赞歌,为陶瓷鼓与呼是他从未改变过的初心,致富一方百姓,振兴乡村经济,也是始终坚守的使命。

  陶业、紫砂于他而言,是伙伴是知己;而他于陶业而言,是领军人物是掌舵者。他就像一座巍然耸立的灯塔,不仅仅是把自己照亮,更是给别人指引方向,也将继续照亮宜兴陶业的未来。(图/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 文/景美玲 谊磊 何艺琳)

  人物档案:

  史俊棠,江苏宜兴人,生于1950年。现为宜兴市政协委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紫砂专委会名誉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研究院名誉院长、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名誉会长、江南大学紫砂艺术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紫砂学院名誉院长、陶都中专顾景舟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

  1968年—1977年,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并在村办企业跑供销;

  1978年—1982年,宜兴丁山周墅公社工交办;

  1982年10月—1992年4月,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副厂长、厂长、书记;

  1985年任上海紫砂协会理事长、江苏省陶瓷艺术学会理事;

  1987年被评为当代优秀农民企业家;

  在1988年成立的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大会上被推选为常务理事。当选宜兴政协八届委员、九届常委;

  1990年与他人合作,主编了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紫砂专著《紫砂春秋》;

  1992年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家、任江苏省乡镇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乡镇企业家协会理事;

  1992年5月—1994年9月,丁蜀镇副书记、镇长;

  1993年,当选为江苏省第八届人大代表,入选《中国人物年鉴》;

  1994年10月—1996年6月,宜兴计经委副主任;

  1996年7月—1998年12月,宜兴计经委副主任兼宜兴水泥厂厂长党委书记,当选宜兴市水泥协会会长;

  1997年,主编《当代宜兴陶艺名家集》;

  1999年1月—2001年10月,宜兴计经委副主任兼市属工业局局长;

  2001年10月—2002年6月,宜兴市经贸局副局长;

  2002年6月,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宜兴陶瓷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宜兴市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

  2002年7月至今,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

  2005年,主编《紫砂研究》第一辑,该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7年8月,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2007年9月,被聘为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紫砂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

  2007年11月至今,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2007年,主编《紫砂研究》第二辑及江苏省重点文化工程之一——《宜兴紫砂陶》,出版专著《永远的陶都》;

  2007年,撰写文章《宜兴紫砂工艺传承的思考》、《民间工艺行业技术职称评审亟待改革》在《中国改革报》登载;

  2008年,被聘为研究会顾问;

  2008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

  2008年,策划《砂壶选粹》的出版并写序言,该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012年,出版专著《唱响陶都》;

  2017年,出版专著《守望陶都》。

  2017年7月至今,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名誉会长。

《中国紫砂年度人物》

  个体的微光点燃时代梦想,榜样的力量凝聚奋进人心。为表彰在中国紫砂行业中展现出时代风采和具有突出贡献的中国紫砂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中国网·美丽江苏联合无锡商务时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展《中国紫砂年度人物》栏目,用一份年度榜单给出答案,进一步拓展文化交流方式,活跃紫砂市场经济,提高文化欣赏能力,促进文化艺术繁荣。通过“中国紫砂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讲述广大中国紫砂人坚守和探索的故事,促进全社会对紫砂的关注和热爱,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责任编辑:DH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