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文化 > 今日聚焦 > 正文

33年,他把理论宣讲做成大众品牌——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姚呈明

发布时间:2022-03-26 11:43:27  |   来源:中国网·美丽如皋  |   作者:丛远华  |   责任编辑:DH020
从1990年由一名中学校长考入江苏省如皋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开始,姚呈明从事理论宣讲33年,是一个一直坚守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讲台上的老兵。

  中国网·美丽如皋讯 (丛远华) 从1990年由一名中学校长考入江苏省如皋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开始,姚呈明从事理论宣讲33年,是一个一直坚守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讲台上的老兵。2014年他被中宣部表彰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2019年6月底中共江苏省委授予他“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21年6月底中共中央表彰他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光荣出席2021年7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33年,他把理论宣讲做成大众品牌——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姚呈明

  2017年9月20日,如皋市成立了“姚呈明理论武装工作室”,成为全国第一个以理论宣讲名师个人命名的、以师带徒培养基层理论宣讲人才的理论研究传播机构,以“百姓名嘴孵化器”的形式签约培养了86名理论宣讲“学徒”,成为市镇村居宣讲平台上的“草根名嘴”和活跃在最基层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理论快递哥(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组部共产党网、学习强国平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多次报道他的宣讲事迹。

  有人问,在一个县级层面,年年听你讲课,人们就不会听厌?他的对策是常讲常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深入浅出开掘出理论的深度和魅力,用渗透力征服人心,用强气场把控现场。既有说服力,更有穿透力;既有感染力,更有震撼力;既有表演力,更有表现力。

  所谓穿透力,就是针对听众在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思而不透、迷而不解而形成的思维盲点,他从学理的逻辑推演和具体实例的串讲中,讲出穿透他们心灵的观点,帮他们拨开思想迷雾,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带给听众的是“啊,我怎么没想到”的那种豁然开朗式的顿悟和醍醐灌顶式的开窍,有一种眼前一亮翘起拇指、一拍大腿霍然跃起的冲动和兴奋,带给听众畅快淋漓的获得感,真正感受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油然而生那种五体投地的佩服,并发出由衷赞叹。他宣讲坚持换位思考、问题导向,从听众最不理解什么、最容易产生认识偏差的是什么入手精心备课,围绕群众的迷思,穿刺灵魂深处,主动释疑解惑,传递给听众的是强烈的“四信”,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他以自己“人姓姚,但理论坚守从不动摇”的宣讲自信,始终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使他们产生心理认同和情感认同。因为每次听课都有他们想不到的新东西、新道理,各单位总喜欢经常请他去“侃侃大山”。每年请他去洗洗脑子开开窍,成了如皋各个单位的党建工作的“规定动作”。七八年前,他第一次到如皋最大的民营医院博爱医院讲课时,他们只有五个党员。今年一月八日他去讲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时,董事长陈银忠自豪地告诉他:“每年听了你的课,我们都有医护人员争相要求入党,全院现在已有76个党员了,成立了党委,党建工作也成了民营企业的先进典型,外省市来了很多考察学习团。”

  所谓震撼力,就是针对听众的理论认识上的误区,通过宣讲改变了他们本已固化的不正确的思想认识,改变了他们的思维结构和思维品质,改变了他们的精神状态和人生方向,让听众意想不到地产生三观颠覆式的惊异、错愕,带来心灵的巨大撞击,产生“啊,原来我的认识是错的”那种翻江倒海、幡然醒悟的强烈刺激。听的时候触发泪点,眼圈发红;想的时候触发痛点,思绪万千。他觉得,宣讲就是改变。讲课一定要有厚重的理论积淀。他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阅读大量书籍和网络信息。一有令人感动的故事,他就做成PPT课件;一有给人启迪的文章,他就下载下来。他觉得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讲出来才有震撼力。

  所谓表现力,就是运用语言的技巧和魅力,把宣讲内容渗透进听众的心田,让听众产生“理论课原来这么有意思”的由衷赞叹。宣讲是语言的艺术,它既不同于演讲,又不同于领导作报告,既不能用夸张的手舞足蹈赢得掌声,也不能用声嘶力竭的大吼大叫赚取眼球,更不能用低俗的顺口溜、土糙话、绕口令博取廉价的笑声。它既不是领导居高临下的教育训导,又不同于文艺工作者靠表演取悦于听众。它是平等地与听众交心。他在宣讲中综合运用语言的抑扬顿挫、动静搭配,普通话如皋话交替运用。有时方言俚语如数家珍,有时排比连珠大气磅礴。他在台上如歌如颂,如泣如诉,台下听众如痴如醉,如梦如醒。随着他的情感起伏,听众沉醉其间,台上台下融为一体,讲者听者频繁互动,忘了看手机,忘了说闲话。每堂课他都追求的是尽量让听众如同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华丽殿堂,欣赏着一曲曲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的理论交响乐,带给听众的既是视觉的盛宴,又具听觉的冲击,更有味觉的甘饴,是一种立体式、全方位的美妙感受和情感体验,使听众充分领略到理论的巨大魅力、逻辑的强劲力量、历史的时空穿越,真理的灿烂辉光。有听众真心诚意地对他讲,他们听了五六场同一内容的宣讲,他讲的最让人要听,最接地气,最让人眼前一亮。宣讲时,他自信满满,目光坚毅果敢,眼神顾盼生风,手势恰到好处,动作坚定有力。节奏上有时平实舒缓,有时激情奔放。平实时如喃喃细语,如妈妈摇篮;奔放时如似山洪暴发,似万马奔腾。一个数据连着一个数据,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动如脱兔,静如处子,一动一静,动静相宜、一张一弛,张弛有度,气势恢宏,俘获听众。让听众发自肺腑出自内心地不得不听,不得不服。

  为了充分发挥他的宣讲特长,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和如皋市委要求他做好传帮带,带出一批像他一样能写善讲的理论宣讲员,并于2017年9月20日十九大召开前夕,成立了“如皋市姚呈明理论武装工作室”,首批录用各镇各部门18名“学徒”。不曾想,这个定位为“马克思主义讲习所、理论大众化新桥梁”的工作室,可是全国第一家此种类别的工作室。五年多以来,工作室率先探路,在体制、机制、规模、阵地、设施、效益、影响力上不断拓展,充分发挥出理论宣讲“孵化器”的独特作用,为宣讲人才的迅速成长提供了平台支撑和重要保障。工作室坚持姓“党”属“基”,面向最基层提供理论教育、党课服务,在宣讲人才培养、宣讲覆盖面扩大、宣讲质量提高上显示出自身触底贴地的独特优势。

  工作室是“小熔炉”,锻造出理论武装接地气人才。五年来,学员在工作室成长迅速,三名学员获省“百姓名嘴”风采展示奖并入选江苏省十九大精神“百姓名嘴”宣讲团。三名参加南通市第二届“百姓名嘴”风采展示获得一、三等奖,四名学员被提拔为科级干部。如皋市每年“千场宣讲下基层”活动,工作室成员承担起主要任务。工作室与群团组织合作,建立了四支宣讲小分队:如皋市思政教师进企业宣讲队、巾帼宣讲分队、青年学习社分队、新时代老干部宣讲分队。2019年,工作室的陕西洋县工作站、青海省海南州工作站和贵德县工作站3月25日、6月17日挂牌成立,收下16名宣讲“学徒”,为西部地区培养“不走的宣讲员”,创新了扶智扶志的新模式。2022年2月,工作室入选青海省委人才领导小组“昆仑英才”行动计划,获评“昆仑英才·教学名师工作室”。

  工作室是“连心桥”,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工作室瞄准最令人头疼的三大“痛点”——理论进外出小业主、进外来职工、进社会青年,进行探讨。这些人难组织、听不进是最大的难题。工作室在如何组织他们进课堂的问题上趟开了新路。工作室利用讲课受欢迎的优势,主动与工商联、总工会和团委等群众团体合作开展了 “四史进商会、进企业、进青年” 三大系列活动,承担宣讲任务,使党的理论与民营企业主、私营企业职工和广大青年有效地对接。

  工作室是“供应站”,推动理论武装供给侧改革。随着基层支部“三会一课”的规范化,高质量的党课成了稀缺资源。为满足如皋市2600多基层党组织每年4次党课的巨大需求,工作室组织送党课到支部,除每年为347个村居党支部免费上一堂示范党课之外,还源源不断地为基层编写、制作几十篇党课教材或微视频、PPT,实现党课内容的有效供给。党课成了党员的“精神套餐”和“党性加油站”,获得基层支部书记的一致点赞。

  中共江苏省委主管宣传工作的领导和南通、如皋市委主要领导及全省各市县宣传部长还到工作室现场观摩党课。省委党校、省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群众杂志社的领导对工作室进行了蹲点调研、跟踪听课。工作室活动报道几十次见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群众》杂志等中央和省市媒体。2019年10月,姚呈明理论武装工作室被评为“江苏省理论宣讲先进集体”。2020年10月,又被中宣部表彰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姚呈明有了名气,很多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聘请他当兼职教授,他不是在宣讲,就是在宣讲的路上。谈到未来,他说,他要走进青少年,走进中西部、走进最基层,进一步放大工作室的品牌效应和宣讲名嘴的孵化器作用,在全国带出更多的理论名嘴、百姓名嘴,做一个新时代的“艾思奇”。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