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文化 > 今日聚焦 > 正文

缂丝大家蔡霞明:游走于梭尺之间的工匠之心

发布时间:2021-10-01 22:38:38  |   来源:中国网·美丽苏州  |   作者:栾新秋  |   责任编辑:DH019
“一水溶溶似玉壶,行春桥畔万船趋;二分明月扬州好,今夜还须让石湖。”石湖之北的行春桥,一桥九孔,环环相连,俗称“九环洞桥”。每年中秋,苏州人有到此赏月的习俗

缂丝大家蔡霞明:游走于梭尺之间的工匠之心

  中国网·美丽苏州讯 “一水溶溶似玉壶,行春桥畔万船趋;二分明月扬州好,今夜还须让石湖。”石湖之北的行春桥,一桥九孔,环环相连,俗称“九环洞桥”。每年中秋,苏州人有到此赏月的习俗:月光初起,正对环洞,一环一月,其影如串,故称“串月”。

  9月28日晚,“吴门运河最江南·石湖串月”江南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在姑苏区渔家村新郭老街正式开幕,随着活动的启动,石湖水面上瞬间出现九轮“圆月”,清晰地勾勒出行春桥的轮廓,引得游人旅客纷纷惊叹,沉醉在这美轮美奂之中。

  活动还推出了以十二时辰为名的主题展馆,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姑苏意境,头汤面、苏绣吴罗、花鸟鱼虫、茶事雅集等苏式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融入其中,让游客深切体验到苏州的风土人情。

  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技艺传承人蔡霞明老师,便是“巳时·锦绣绫罗”展馆的缂丝作品的主要制作人。她的精美之作更是扮靓了展馆。

 

缂丝大家蔡霞明:游走于梭尺之间的工匠之心

  延续千年的文化

  苏州,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能与姑苏美景相媲美的,便是苏州丝织工艺之一——缂丝。缂丝是中国古老的丝绸织造技艺,以坚韧的生丝作经线,柔软的彩色熟丝作纬线织就的丝织品,有着“通经断纬”“挑经显纬”的工艺特点,繁杂的缂丝技艺犹如在丝织品上进行雕刻,故也称之为“刻丝”。作为缂丝技艺的集大成者,蔡霞明被誉为“丝线上的雕刻师”。

  从少女时期就在工厂上班的蔡霞明,见证了现代缂丝行业的兴衰起落。当时工坊时期的老职工,文化程度多数不高,但蔡霞明凭借着从小对于绘画的喜爱,以及对色彩的敏锐把握和通透的理解能力,她的作品总能胜人一筹,由此,老厂长便看中了她的努力和天赋,决心让她学习缂丝技术。

  1986年,蔡霞明进入苏州长桥缂丝厂,向前辈李才福、莫忠瑛学艺,师承大师之手,蔡霞明不仅精通缂丝技艺,对于手工苏绣也倍感珍惜,为了这两门手艺为世人所熟知,蔡霞明抓住每一个机会,向世界展示这精妙绝伦的苏式手工艺。

  2008年,在全球经济最不景气的一年,蔡霞明却创办了蔡氏织绣庄,为了养活缂丝工人,维持蔡氏织绣庄的正常运营,她甚至不惜做起了刺绣,当时接到北京客商订单,要求进行古代明清时期缂丝与刺绣的复制工作,刺绣在唐宋时期已有数十种针法,风格也很丰富,逐渐形成了各个地域的不同特色,为了能把那个时期的针法完全复原,蔡霞明跑遍了中国几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博物馆等,寻访、学习、了解不同时期的针法,查阅不同时期的颜色运用特点,针法之奇连八十多岁的老绣娘都为之震撼和感慨。

  2009年,蔡霞明创办了苏州市吴中区长桥蔡氏绣庄;2017年,当她的技艺炉火纯青时创办了苏州蔡霞明织绣品有限公司。

  在推广缂丝传统技艺这件事上,蔡霞明从来没有停下自己的步伐。

缂丝大家蔡霞明:游走于梭尺之间的工匠之心

  2018年,在法国文化部、法国国家艺术行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世界非遗展”在法国卢浮宫非遗展上,蔡霞明得到法国“第一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接见,“第一夫人”对缂丝作品赞叹不已并现场收藏了苏绣丝绸围巾,缂丝肖像作品《玛丽莲梦露》被法国卢浮宫永久收藏,并颁发了证书。

  2019年10月,与北京笠轩华服合作,在巴黎时装周这一国际舞台上展示“织中之圣”,将“千年不坏之织品”的缂丝推向了世界,人们惊叹于这些华丽的缂丝作品与华丽的时装之间融合得如此之相得益彰,蔡霞明所织的缂丝像一颗璀璨之星在巴黎时装周的舞台上冉冉升起,东方服饰之柔与缂丝面料之挺立,形成了独特的刚柔相济之美,在现场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

  随后,蔡霞明应邀参加以“Suzhou,Authentic China"为主题的苏州(新加坡)旅游文化推广周上展示了传统而又古老的缂丝技艺,引得众人围观称赞。同年10月,她又应邀参加在法国尼斯举办的第四届中法文化论坛,在现场展现缂丝这一传统手工技艺,手把手指导观众参与互动体验,充分全面地展示了缂丝通经断纬的独特技法,形象传播了“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材质的珍贵内涵。在第四届澳门国际文化艺术品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上,蔡霞明在“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上获得金奖的作品受到领导的特别关注。苏州国际设计周上,法国设计师Hossein BOROJENI及Bahar Seyedin设计师应邀来苏,蔡霞明特地与这两位为著名品牌Dior、Channel、YSL、LV、Longchamp、Cartier设计产品的独立设计师展开了一场关于法国设计与苏州工艺结合的探讨,两位法国设计师对于蔡霞明的缂丝作品非常感兴趣,表示会为缂丝与奢侈品的结合找到适合的通路,进一步增强缂丝技艺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进一步扩大缂丝与奢侈品直接的合作共赢,用中国故事赢得国际认可。

缂丝大家蔡霞明:游走于梭尺之间的工匠之心

  成就不朽的匠心

  古人云“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技艺之所以被世人惊叹,是因为明清时期,缂丝技艺只为宫廷皇家所用,一针一丝,“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雕画出千年的如梦之华,但同时梭丝共舞的繁杂工艺和需要持艺人保持一颗平静、执着的心也注定了缂丝技艺传承的局限性。

  梭穿尺寸间,纬万缂经千,是蔡霞明一生都在做的事情。方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和心态和“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追求才能成就不朽的匠心。

缂丝大家蔡霞明:游走于梭尺之间的工匠之心

  当步入蔡霞明艺术馆时,你可以看到蔡霞明的匠心在这里尽数体现,驻足端详《乾隆御制西方极乐世界图轴》,其中的无限壮阔,妙手丹青,跃然在眼前,线条有千千万万,组合在复杂的画面中,却没有一根乱丝,画幅中传承了唐以来宗教画的美好传统,展现了佛界中西方佛国的灿烂辉煌、壮严华丽,以及快乐无忧的场景,完成这样一幅巨作,着实令人敬佩。

  自2007年以来,蔡霞明就不断招收学徒,培养挖掘对缂丝感兴趣的年轻人,还联合西交利物浦大学等学校开设讲座、课程,让年轻一代认识缂丝、了解缂丝。蔡霞明深知,传统工艺的传承仅凭借一人之力是完全不够的,她总是毫无保留地将缂丝心得和技能传授出来,以至于很多工人因为掌握了娴熟的技艺去了别的缂丝工作室成为了骨干,“我鼓励他们去,缂丝的技艺需要更多人去把他们发扬光大。”蔡霞明对此感到很欣慰。

  在蔡霞明的匠心坚守中,缂丝的美将会被更多年轻人所熟知,这份古老技艺也将获得新的生命力,这一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技艺将通过一代代如蔡霞明一样的坚守者,穿过厚重的历史长河,永远被铭记与传承。

 

缂丝大家蔡霞明:游走于梭尺之间的工匠之心

  不忘初心逐梦人

  当下,蔡霞明则是业内公认的当今织圣,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缂丝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蔡霞明虽从事缂丝织造技艺三十余载但作品已然炉火纯青,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学会,中国轻工部等作品精品评比中金奖,银奖。连续两届2016年至2019年江苏省文艺大奖最高奖"迎春花"奖优秀工艺美术作品奖获得者,2018年又获得由江苏省宣传部等十五个政府部门主办的江苏省第五届紫金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金奖......

  蔡霞明仍然在技艺的求精上不断追求更精致的技艺。“一副优雅的缂丝作品不仅是工艺的传承,更需要创作者的创新意识,而活的工艺品更需要创作者的设计天赋”。她是这样说的更是在采用传统缂丝手法,制作了诸多可供日常使用的包包,不仅实用,更有着典雅素净的风格。

  蔡霞明从事缂丝工艺已有三十多年,98年后又跟从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金山学艺,加之自己的刻苦专研,除了掌握基本的缂丝传统技艺,更掌握了缂丝中的二大技术:明缂丝、本缂丝的整个技艺。在缂织中,利用刺绣的相色法运用到缂丝上,特别是像油画颜色众多的缂织,打破了原始的单色、两色相抢法,在丰富的颜色上的运用到了三色、四色相拼,并通过人为的捻线的方法,而不同的捻度所产生不同的效果来选择。通过研究试作,成功地完成了缂丝中两面三异的成果,这是继王金山大师一件作品之后,其技术无人掌握从而再没有其它的作品问世之后的成果。开创了新的作品艺术表现形式:例如人物肖像《玛丽莲梦露》,是通过人物图像进行转变成漫画的形式,用缂丝的方法来织显出来。

缂丝大家蔡霞明:游走于梭尺之间的工匠之心

  缂丝,至今已拥有4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被称为“织中之圣” 因外形有“承空观之如雕缕之像”,如同用刀刻出来的丝绸,因而缂丝又称“刻丝”。在中国古代,缂丝常用来制作皇帝的龙袍、复制名贵书画或宫廷艺术品。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丝织品,其实物最早见证于汉代楼兰遗址。从宋朝起,缂丝逐步与书画结合,成为古朴典雅的艺术品。然而自清王朝灭亡后,缂丝逐渐衰落。至建国之初,缂丝已经濒临灭绝。

  而在今天,这门古老且独特的艺术结合现代的艺术审美,在彩霞明的织圣堂再一次出现在世人眼前,目前已被应用在服装、鞋履、手包、灯具、茶席、丝巾等众多产品上,缂丝也重新焕发出属于它的典雅风姿。

  彩霞明这位业界不可多得的人才竟是把缂丝,在低调的华美里,感知慢工中饱含的温情;在一梭一线之间,织就经纬纵横的艺术;在江南的雅致里,雕画如梦的千年奢华。(栾新秋)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