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预览
100余件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馆藏精品画作 3部分展览结构
本展览从常熟画家集群和国内优秀画家两个纬度出发展开叙述,选取两者美术创作中相似主题的不同表达,展览并非进行孰优孰劣的比较,而是将常熟美术置于广义的文化背景之中进行考察。同时,展览也将打破画种、类别等简单的分类方法,紧紧围绕作品本身的价值追求,通过题材与表现、媒介与想象、传统与精神三个截然不同的主题进行构建。作为一个比较类型的研究性展览,此次展览旨在为常熟当代美术提供一个更为直观的观察视角,也希望展览形式的梳理与比较能为常熟当代美术的发展带来更多思考与启迪。
Unit 1 / 题材与表现——江南情怀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江南文化,以其超功利的审美气质与诗性精神蕴蓄和催生了历代文人无穷的想像空间和巨大的创造潜能。江南是诸多画家所钟爱的题材,他们笔下的江南往往被提炼为一种象征性符号,其地域性特征被淡化,白墙青瓦、小桥流水式的风景则成为笔墨语言中的形式表达。相较而言,常熟画家对江南的感悟是自然而深刻的,生于斯长于斯,自然环境与文化氛围对各个时代的画家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对这一城山水的深情具体而细微。本地之先贤古迹、乡野田边,甚至蔬食瓜果皆可入画,身之所寄、情之所托,他们将司空见惯之风景幻化为笔下生趣,在微小细节中凝练诗意表达。他们以符合现代审美趋势的方式表现江南这个画之不竭的永恒画题,也拓宽了江南这一题材的丰富内涵。
苏州庭园,庞薰琹,油画,48cm×62cm,庞薰琹美术馆藏
虞山言子墓,李詠森,水粉画,34.5cm×51cm,常熟美术馆藏
辛峰旭日图,钱延康,油画,39.4cm×59.3cm,常熟美术馆藏
江南倩影,毛逸伟,中国画,69cm×69cm,常熟美术馆藏
剑门奇石图,卢星堂,中国画,82cm×49.5cm,常熟美术馆藏
常熟河东街之一,李立新,中国画,67cm×103.5cm,常熟美术馆藏
Unit 2 / 媒介与想象——艺术实验
当代水墨画在名称、定义和特征方面都与“中国画”有着一定程度的疏离。它保留了中国画的物化媒介——毛笔、宣纸、墨等材料,即中国画系统中重要的内在结构,而在概念上发生了实质性的转换,其特征愈加倾向理性化、抽象化,色调较为单纯。常熟画家对水、墨有着天然的文化亲近感,对当代水墨画的探索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植根于传统,延续中国画的高古气韵与理想性,对水、墨特性进行探索;其二则是将水墨与现实主义手法结合,作为积极介入当代语境的方法。当代水墨摆脱了“85新潮美术”的泛观念化影响,用水墨性话语来直接呈现个人当下的感受和体验,因此而逐渐与中国社会当下的文化语境契合。它所具有的东方身份与特性,为中国艺术的当代建构提供了有效经验。
沙钢写生·Ⅶ,张文来,中国画,59.5cm×86.5cm,常熟美术馆藏
沙钢写生·Ⅷ,张文来,中国画,59.5cm×87cm,常熟美术馆藏
无题,唐滔,中国画,39.5cm×49.5cm,常熟美术馆藏
Unit 3 / 传统与精神——文人乐趣
新政权文艺思想指导下的“国画改造”,以批判“旧形式、旧风格”为标志,强调传统绘画对现实的介入,以表现当时昂扬热烈的时代精神。社会文化的急剧变革使中国画在题材、表现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变,至此,取材于现实生活的新国画改变了传统文人画的价值取向,也涌现出了许多取得新成果的画家。如火如荼的年代中,偏安一隅的小城常熟格外平静。繁荣的城市经济与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文化艺术人才的产生提供了先天有利条件,得益于悠久的书画传统,从事传统山水与花鸟题材的常熟画家人数众多,尤以钱持云、陈达、蔡卓群等成就较高,影响深远。他们较少受到意识形态方面的浸染,深耕文人画传统,在取景、造境和笔墨的抽象美及情绪化上都有所突破,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留守,也反映了文化艺术绵延的生命力。
虬松图,陆抑非,中国画,177cm×47cm,常熟美术馆藏
山水图,沈重烟,中国画,45cm×32cm,常熟美术馆藏
山野之趣,朱颖人,中国画,68.2cm×68.7cm,常熟美术馆藏
晚露清风,姚新峰,中国画,137cm×68.5cm,常熟美术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