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文化 > 今日聚焦 > 正文

清风·竹会

发布时间:2020-08-30 19:54:06  |   来源:新民晚报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DH020
自古文人爱竹。东坡先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竹子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是一类有“颜值”、有“气质”、有“品格”的多年生

清风·竹会

  清风徐来,竹凉送爽。在这个夏尽秋来之际,苏州独墅湖畔月亮湾的衡艺空间有一场竹的盛会。

  自古文人爱竹。东坡先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竹子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是一类有“颜值”、有“气质”、有“品格”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早在6000多年前,西安半坡村陶器上就有竹的符号。先秦时期竹子的应用已非常广泛,涉及生产、生活、军事、文化、政治、音乐等方方面面。

  中国是竹的故乡,竹与人类的文化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到处都有竹的倩影。苏州人更是离不开竹子,凡是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清秀而又潇洒。探索研究竹文化,置身于竹的空间,宁静而致远,畅达而幽深,能够让更多的人与竹子进行近距离的交流,知竹、品竹、用竹、爱竹。

  8月18日下午,由苏州市文联、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姑苏区文联、苏州市文联艺术家展厅?衡艺空间承办的“清风?竹人”——2020年苏州竹文化研究会作品展在衡艺空间开幕。

  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刻作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始至唐代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喜爱,竹刻实际上是由文人和艺术家直接参与、展现其思想情怀艺术创作形式,通过竹刻艺术家的精湛的技艺和雕刻手法,创造出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从而为大众所喜爱。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1日,共展出33位作者百余件(套)作品,包含竹雕刻类、竹书画类、竹工艺器物、竹装置类的十几个艺术品种,有竹编、竹刻、竹雕、竹鸟笼、竹扇、竹乐器、竹灯笼、竹建筑、竹家具、竹制中大型摆件、竹茶具及以竹为题材的部分书画作品等等。从这些寄于竹、缘于器、情于人的作品中,我们领略苏州竹文化的人文情怀,完善对自然生态、传统与现代工艺的可观性体验。

  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叶正亭介绍,竹刻艺术在民间文艺队伍中,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分支,苏州很多艺术家在和竹艺打交道。这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不仅有张泰中这样的苏州竹刻名家,也有沈华强这样来自于常州的竹刻大师,不仅有张琪林这样专注于鸟笼创作的“术业专攻”者,也有袁牧教授这样的涉及书画、雕刻、陶瓷等多种艺术门类的“广谱”艺术创作者。

  这些展出的作品,寄于竹,缘于器,情于人,既能看到苏州竹文化的人文情怀,又有满满的时代味道和青春活力。在苏州非遗竹刻艺术传承人、参展人张泰中看来,竹刻是文人书画在竹子上的延伸,可以说是以刀代笔,用雕刻的方式把笔墨表现出来:“它是一种平面雕刻,比较抽象,区别于立雕、圆雕等立体造型艺术,需要手艺人对书画笔墨有深刻的理解。”

清风·竹会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