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文化 > 今日聚焦 > 正文

逆行是勇士 归来是英雄

发布时间:2020-04-30 12:15:23  |   来源:新民晚报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DH020
从3月31日开始他们在酒店休养隔离,期间,要接受两次核算监测。那是第一次。等待结果的时候,5个人,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了。用李锐的话说,但凡有1个人不幸“中招”,检

逆行是勇士 归来是英雄

  凯旋。

  但是,赢得有多漂亮?

  还不知道。忐忑、不安。这成了苏州援鄂医疗队回来之后最关心、最担心、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甚至没有之一。

  上文的“这”指的是什么?指的是核酸检测。数据会告诉所有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有人“中招”,不幸被感染了新冠病毒;在病毒弥漫的环境中,连医护人员也不能全身而退?不,这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你能想象,当领队刘日记和一队二队的队长书记孙亦晖、郭强、曾元英、李锐一起呆在房间,等待全体援鄂医疗队第一次核酸检测的结果出来之时的心情吗?

  能接受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全阴,349名逆行者,没,有,人,中,招。他们救治得了别人,也保护得了自己。

  从3月31日开始他们在酒店休养隔离,期间,要接受两次核算监测。那是第一次。等待结果的时候,5个人,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了。用李锐的话说,但凡有1个人不幸“中招”,检测为阳性,那可能我们这两个月就白费了,无论是对苏州的领导,对苏州老百姓,还是对我们国家,他们都会觉得好像抹黑了一样。因为感染不是队员故意的,但一定是有工作疏漏的地方,有漏洞的“苏州方案”还能叫苏州方案吗?

  所以很难想象,当结果出来的时候,全队零阳性,孙亦晖竟然跑到走廊里抱头痛哭。

  孙亦晖,是那个不苟言笑、严肃不活泼的“铁汉”队长孙亦晖?

  在我们专访孙亦晖的时候,他真的没有向我们提起这一段“往事”,是李锐对我们说的。他说:“我在去武汉之前认识的孙亦晖和现在那个孙亦晖完全是两个人,那个时候更多的是领导形象,严肃,做事果敢、铁面无私,但是去了武汉之后我看到了他另一面,他为了队员的利益,为了队员的安全,可以说不惜一切代价为队员们争取所有,这是一个带头大哥的担当。”

  李锐自己,也疯了!到医疗队群里狂发红包,一轮1000块,连发了五轮,漫天的红包雨把队员们抢懵了,队员自己求饶:书记,求你别发了,连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抢啦!还有的队员问他:李主任,到底啥喜事,还是以后的日子不想过啦?李锐:“我是开心,以后的日子很长很长很长啊!”

  但是李锐又暂时不能告诉他们到底是因何事开心。因为他们“出关”之前,还有一轮核酸检测,只有两次检测都是阴,才能够说明他们完全没问题(第二次检测的结果,和第一次一样,也是全阴)。这种既不能说,又疯狂开心的事情,也许一辈子只能一次……

  武汉改变了每一个人。武汉也让我们重新看到了他们每一个人,这一群可敬而无畏的白衣天使。你认识的曾元英是温柔慈悲的,但她也是一腔热血的;你认识的李锐是全国消化内科专家,但他还是个“文疫中年”(他自己封的),幽默有才;你认识的柏振江、梁梅兰……都是一个新的他们。

  我们做这期特刊,每个人我们专访了2个小时,形成文字只有寥寥几千,不足以复现他们工作的千一,不足以刻画这个群体的万一,文字在此显得如此之苍白无力!

  “苏州速度”背后,离不开苏武两地政府、单位和强大后援团的协力支持。此时,志愿者们以路人甲乙丙丁的身份出现了。直到昨天,不记得他们中任何一个人的姓名,只知道各自扮演的角色:配餐师傅,司机,护工,清洁工,飞毛腿,代购者,同时兼任赞助商,有时还要客串一下出气筒,背锅侠。

  眼看着队友们安居乐业,忙着向后方频传捷报,嗅觉灵敏的记者偶尔会问起志愿者们的点滴,不以为然。

  有一位志愿者的故事。是群友们挨个点赞、分享,以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勾勒出志愿者小李模糊的侧面和背影。李锐记得微信群里他的头像是大话西游里的紫霞仙子,应景地戴上了口罩。仿佛听到紫霞正在说出那句经典台词“这不是神经病,是理想!”

  小李孤身一人,冒着极大感染风险,为130名和病毒作战的医护人员,提供24小时服务,事无巨细、没日没夜、忍气吞声、出钱出力……这不是神经病吗?不是!他是共产党员李绍川,苏州浒墅关人,在武汉光谷一家公司上班,响应政府号召来当志愿者。父母妻女都在苏州,6岁的女儿当年出生在苏大附一院。队友们都在问他为什么、为了谁,他淡淡回答,作为身在武汉的苏州人,就是力所能及为大家做点事儿。

  “理想,脱掉了光鲜的外套,干净舒服地站在了我们面前,触手可及,亲切自然。”志愿者小李比起那些战绩显赫的英雄,不过无名之辈,但他和那些默默无闻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党员群众们一起,筑成了新的长城。

  我们无缘采访他。

  来自昆山一院呼吸科虞乐群主任,67年出生,是队里的老大姐,第一次见到她,就感觉似曾相识,仿佛记忆中某位热心细心暖心的邻家大姐。有次和虞主任搭班,上班路上听到了她的逆行故事。科里几名业务骨干已经加入了前面几批援汉队伍,元宵节深夜接到通知,身为科室主任,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亲自上阵。出发那天是她专家门诊的日子,那一晚最纠结的不是战场的险恶不测,而是那些已经早早预约挂号的老病人,有慢病复诊的,有等待化疗的。第二天一大早,拎了个手提袋赶到医院,还想着怎么协调专家门诊的事儿,然后,就出发了……

  初到武汉,后方支援物资还没有完全到位,虞主任利用她身为民盟党员的资源,和她广泛的社交网络,第一时间帮大家组织了很多紧缺物资,身上穿的、嘴里吃的、屋里用的,队友们想到想不到的东西很快就到位了。出发之前,大家都各自代表所在医院、城市。一到武汉,在虞大姐为首的昆山小分队带头下,队友们瞬间无缝融合,物资共享、排班共商、工作共担。有时候看着队友群里大家嘘寒问暖,有福同享,下一秒切换到工作群里的争先恐后,互相协作,暗想这不正是书本中共产主义社会的模型吗?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来武汉这些天,经常会被问到一句话“你们害怕吗?”答案是肯定的,面对狡猾的病毒,凶残的瘟神,没有人不害怕,不恐惧。而且情绪也会传染,如果打头阵的队员们退缩了,后面的队友会更加紧张。苏州二队是幸运的,首战勇士们成功打好了第一仗,顺利收治了首批14位病人。次日中班,有位年轻护士因为第一次穿防护服不适应,进舱没一会儿就申请退了出来,其他几位小伙伴一时也有了畏难情绪。这时,53岁的虞主任主动申请进舱了,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一呆就呆了整整六个小时,和太仓一院钱平主任一起收治了28个病人。这样的队内头条很快就在队员之间传播开来,担当击败了退缩,以更快的速度开始人传人,一举奠定了二队勇敢无畏的冲锋精神。第二天刚好有事和昆山一院医务处长联系,电话中得知虞主任年前刚刚动过手术,并且还有慢性疾病在身,需要长期服药复查,我一时无语。和平年代里的英雄,平凡之路上的伟大,不过如此!

  我们无缘采访她。

  钱红英护士长,是二队护理部主任,护理团队带头人。为了病区早日启用,她是超强待机,三天没有“沾床”的“永动机”;初收病患,她是亲临战场,集结护理战队的“指挥官”;坚守感控防线,她是抓的最严,管的最细的“守护盾”;她还是为每位队员送餐到门口的“早餐女神”,提供生活物资的“小超市”,舒缓紧张情绪的“心理师”。一个成功的团队背后少不了这样一位“多功能”的秘密武器。

  我们无缘采访她。

  罗二平主任,二队感控部主任,一名参加过抗击非典、支援汶川地震的老兵。他以自己扎实的专业功底,负责的工作态度,时时刻刻帮大家捍卫着院感这条生命线。这些天来,工作时、下班后,耳旁经常会响起来自罗主任的画外音“当心!注意安全!”

  我们无缘采访他。

  陆兵主任是太仓中医院呼吸科专家,作为医疗组组长,他带领太仓小分队,承担了病区几乎所有危重症患者的医疗管理,病情观察、医嘱调整、病例讨论,还有繁重的医疗文件记录,接连不断的诊疗操作。队员们毫无怨言,积极主动,成功打造了苏州二队“重中之重的ICU”。

  我们无缘采访他。

  郭强队长,二队的学术带头人、技术领头羊,身先士卒,勇于担当。毫不夸张地说,苏州二队的“满月”史,就是郭强队长的战“疫”史,第一例深静脉穿刺,第一例气管插管,第一例床边超声,第一例胸腔穿刺,都是在他亲自操刀或主导下顺利完成的,这些ICU里的常规操作,在新冠肺炎隔离病房里,都是极高暴露风险的“地雷”。三天前,他又冒着巨大风险,带领火线成立的气切小分队,仅用一分钟时间,就为一位危重症患者成功施行了光谷院区第三例气管切开术,患者的生命通路打通了,郭强队长的全身也湿透了。队友们对着那张经典的“湿身”照频频点赞,我开玩笑说这是来自武汉的武“汗”。

  我们无缘采访他。

  “早8时到病房,晚8时出病房,一天就靠早上吃的稀饭和面包顶着。”2月5日晚,苏大附一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俊,终于结束了首日12小时的工作。“今天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穿纸尿裤,但是工作强度太大,没时间喝水,还出了不少汗,没派上用场。”通过一次果断的极限插管,王俊挽救了一名老人的生命。当时老人的脉氧含量突然跌到50%以下,随时可能出现呼吸衰竭。他甚至来不及多戴一层手套,便进行气管插管,为老人打开了生命通道。

  我们无缘采访他。

  “几次想和家人视频,但都忍住了,前线需要的是汗水不是泪水。”1991年出生的苏州科技城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郭振,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

  我们无缘采访她。

  到武汉后,亲朋好友纷纷给发来消息,关心他、为他点赞,也有人问他为何敢做这一决定。“没那么多为什么。就好比一个战士,战争爆发时,能想到的就是去前线、去战斗、去打赢这场仗。”苏州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张睿说。

  我们无缘采访,1995年出生的他。

  “毕竟跨入医卫领域大门的时候,我们就郑重宣誓过。此刻站出来,希望为需要的人做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两手紧牵、依依拥别,妻子噙着泪帮丈夫整了整衣领,以此缓解难舍的情绪——市会议中心广场,一对“战疫伉俪”的离别场景令人动容。市立医院本部感染管理科科长张骏骥即将出征武汉,他的妻子、同样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科长栾琳,抽空为他送行。

  我们无缘采访,这一对在武汉、苏州两地共战疫情的医者伉俪。

  我们的采访,有太多太多遗憾,有太多太多不完美,我们用这些遗憾和不完美,向逆行的天使、白衣的战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