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苏州讯 2018年9月苏州市吴门桥街道举办的姑苏区首届“石湖串月”民俗文化节,受到了居民群众的好评,被誉为姑苏区民俗节庆文化“七宝”之一。2019年9月9日,姑苏区宣传部暨姑苏区吴门街道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 9月14日至16日,由姑苏区人民政府主办,吴门桥街道、越城遗址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的第二届“石湖串月”民俗文化活动即将在新郭渔家村隆重举行。此次民俗文化活动作为姑苏区民俗文化节的一个系列,围绕“赏石湖串月,享盛世繁华”的主题,通过“寻找苏州文化之魂——风雅石湖”的苏式生活,烘托姑苏人文山水,展现姑苏民俗文化,引导人们享受节日里的艺术文化。
历史上的石湖新郭地区,还真是不简单。根据越城遗址考古发现,石湖文化起始于6000多年以前的马家浜文化。这里依山傍水,物产丰富,适合人类居住,也因此成为吴文化的摇篮。
“苏州好,
串月有长桥,
桥畔重重湖面阔,
月光片片挂轮高,
此夜爱吹箫。”
石湖边有一座九环洞桥,叫行春桥,洞与洞相连,倒映水中。农历八月十八,皓月当空之时,9个环洞各映月影一轮于湖水之中,形成“九月一串”之奇观。“石湖串月”是苏州石湖著名景观,是与平湖秋月、卢沟晓月、三潭印月相齐名的四大赏月胜地。据史记载,宋淳熙十六年,知县赵彦贞重修行春桥,迄今至少已有八百年历史,苏州人在八月十八那天跑到石湖边上看串月大概始于元代,至明朝初年已经约定俗成,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举办的“石湖串月”民俗文化活动转变了民俗活动由政府唱戏的状态,通过民间力量参与到民俗文化活动中,逐步“还节于民“。活动以十方串月、百家品月、万户赏月三个主题单元,通过新郭老街十二坊、姑苏手作十二艺等姑苏非遗手工艺,文化大家十二讲、石湖文化十二展等市井文化展示,以及石湖曲会、湖畔服饰秀和江南船拳展演等传统文化展示,让大家体验了一场原汁原味的古代吴地中秋民俗文化盛会,打造了宜古宜今、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石湖串月”品牌。
在新郭老街,特地打造了十二坊,活动3天中,独具苏州特色的刺绣、缂丝、核雕、碑刻等苏州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并通过参与体验,让路人和游客近更深入地了解苏州的文化传统。同时,铜匠、篾匠、补锅、磨刀等渔家村十二手作,向大家展示了千百年来苏州的民间手工艺与传统文化。石湖船点、苏式时令等突出“不时不食”以及渔家村特点的美食更是让游客享受到了舌尖上的美味。另外,徐刚毅、谢勤国等苏州地区名家开展的大运河文化、石湖历史 、石湖风物、石湖民俗等多场讲座,以及《老照片里的石湖》石湖历史展、《当范成大遇见石湖》拓片展、《当明四家遇见石湖》明代书画展、《喜庆的时光》新郭民国婚俗展、《新郭农耕文化展》等展览。让大家在游玩的同时,丰富了历史文化知识,开拓了文化视野,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
“常是携儿看串月,行春桥畔听吹箫。”在石湖边品一壶清茶,听一曲昆腔,欣赏一场服饰秀,放眼一下石湖美景,是件无比惬意美事。9月14日,作为活动开场的第一天,由沧浪新城文化站、吴门桥街道文联、吴门桥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共同带来的石湖曲会和湖畔服饰秀,向大家展示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独到理解和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高品位追求。
苏州“江南船拳”源于吴越争霸,兴于唐宋,明清时达顶峰,在中华武林中独树一帜。船拳具有强身御敌、教化爱国的功能,深受吴地人民喜爱。据《苏州府志》记载,农历八月十八日,在苏州城外的石湖,船拳活动尤为兴盛。在今年的“石湖串月”活动中,姑苏区吴门桥街道打破了地域限制,与吴中区越溪街道办事处、高新区狮山街道办事处携手一起,举行了“江南船拳”展演,展示了这一非遗项目,让来往的游客大饱眼福,直呼叫好。
在9月16日(农历八月十八)串月夜,游客从新郭老街西门入场,一路上不仅有《梦回春秋》实景古典舞蹈,还有运河十八城阅读计划苏州站启动仪式暨2019年 “石湖串月”中秋民俗文化节启动仪式,更有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碰撞和融合,让游客纷纷驻足观看,喝彩叫好。
据了解,此次活动将进行线上直播,不仅让苏州本地居民,也让更多的外地居民了解到苏州独特的石湖串月中秋民俗文化。“我们围绕农历八月十八泛舟石湖,赏行春月这一独具特色的习俗,通过传统手工体验、石湖文化讲、曲会和巡游等方式,让游客切身体验新郭历史文化和吴地中秋传统民俗。”沧浪新城(吴门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静说道。(朱丹 金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