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溧阳讯 9月3日从溧阳市博物馆获悉,该市市民左春明上月底给该馆捐赠两本线装手抄古籍医书,希望通过博物馆找到“高人”,“发掘”和“点评”手抄本医书的真正价值和用途。
据左春明介绍,手抄医书是他的岳父溧阳方家保存下来的,里面记载的医术可追溯到明朝。他岳父的诊所原在码头街小桥巷,方俊臣是方家在溧阳比较出名的中医。1975年左春明结婚后,岳母潘秀珍决定把方家的医术传授给他。
“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本来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传男不传女的,因为传承需一脉相承,但岳母很开明,方家继承了这本医书后,通过方氏祖传医术行医诊病,救治了很多患者。丈母娘觉得我为人厚道,文化水平高,经商量,决定把医书传给我,让方氏的医术能够永远传承下去。”左春明说。
“因为所处特殊年代,自己仅学到一些皮毛就中断了,之后没有能够继续。但我从此就把医书当成了宝贝,一直用盒子封存着。”左春明向记者表示,很多年过去了,岳父母相继过世,因为后辈对这种医术并不感兴趣,所以也没有勉强他们去学习,但自己毕竟已经70多岁了,很想让这套医书传承下去。
左春明说,2017年11月,他从《溧阳时报》看到江苏省中医院溧阳分院理事会、监事会成立的报道后,得知市长徐华勤兼任理事会副理事长,就去市政府找到徐华勤市长。徐市长得知他的想法后,随即与该市博物馆联系,由此满足了老人的心愿。
笔者在该市博物馆发现,两本医书不仅记载有关药方和方法,还配有插图,再现了当时方氏喉科的高超医术,此外还针对不同门类的疾病,囊括了不少药方,病理和用药等都写得明确详细,每个药方的落款处都印有“可继堂记”的章。
“通过医书内容辨认,我们确认了这两本医书成书时间在晚清时期。除了封面因为年代久远被虫蛀之外,总体来说还是保管得较好。”该市博物馆副馆长曹昕运介绍,据溧阳县志记载,清末民初,溧阳以中医私人开业为主。从医人员主要为祖传,师从中医。其中就提到了当时溧阳有名的喉科医生方俊臣,诊所位于西门曾家巷,曾治愈不少疑难杂症,并设馆收徒,为溧阳培养了不少中医人才。
“这套集子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单单是抄录,其中还加入了不少自己整理的古方和心得,有自己的见解,所以有较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曹昕运表示,该馆后期将继续整理和研究相关史实资料,并邀请专家进一步挖掘手抄医书在中医研究和临床方面的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图文/余琛 李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