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文化 > 今日聚焦 > 正文

无锡现存唯一三孔石拱桥埋首荒草

发布时间:2018-05-21 16:03:01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单红  |   责任编辑:许蓉
令人叹息的是,“省保”头衔也难保其现世安稳。近日来,热心读者江其源向党报记者报料:这座比清名桥年长100多岁的古桥危在旦夕!记者17日实地踏看,古桥现状让人着实捏了一把汗——桥身

  位于滨湖区太湖街道老8路线西侧的扬名大桥,是无锡诸多古桥中最有特点的一座——这是我市现存的唯一三孔石拱桥,也是省级文保单位。

  令人叹息的是,“省保”头衔也难保其现世安稳。近日来,热心读者江其源向党报记者报料:这座比清名桥年长100多岁的古桥危在旦夕!记者17日实地踏看,古桥现状让人着实捏了一把汗——桥身砌墙、两堍被堵、埋首荒草,在热心文保的本土女企业家梧桐眼中,是“最惨不忍睹的‘省保’”!

  古桥埋首荒草成“垃圾桥”

  在手机导航上输入锡南路扬名大桥,一路沿提示来到扬名大桥,发现真如报料人所说:你会无从下脚!

  扬名大桥南北向跨于梁塘河上,是一座三孔薄墩石拱桥(左图)。但桥南北两堍均被工厂围墙堵住,只能沿着南侧河岸边埋于乱草中的小径上桥。用手拨开齐至腰部的乱草,一脚深一脚浅地向古桥走去,两岸各有一个旱厕,蚊蝇乱飞、臭气熏人。到了桥上情况更糟:桥坡石阶上长满了杂树及荒草(右图),其间扔着玻璃瓶、破布絮、旧鞋子等各种垃圾,脚踩下去,一不小心便深陷垃圾堆中。桥面上的一棵杂树,由于长速较快,已对原有石阶形成破坏,最近被人清理砍去,但树根依然牢牢扎在桥面。

  来到桥顶,饱经岁月风霜的花岗石栏杆依然古朴典雅。在锡南路尚未通车时,沟通南北的扬名大桥曾拥有川流不息的繁华,桥顶面的莲心旋水如意纹被磨得极其光滑,如今虽被荒草包围,但依然美丽如初。

  资料显示,扬名大桥始建失考,明天顺四年(1460年)首次重建,嘉靖年间又建,清乾隆五年再建,并改单拱为三孔拱桥,咸丰十年毁于太平军。最后一次重建为同治九年,由在上海经营煤铁的无锡人丁明奎倡捐并出重资重建,一直保存至今。

  古桥桥体用花岗岩砌筑,拱券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加券眉。桥通长42米,宽3.4米,南北共72级台阶,阶石用整块条石铺就。护栏仅中孔顶部设置,望柱4对,方头素面,尾接抱鼓。拱圈两边各置桥耳6对,未置联柱。桥心石、三孔顶部龙门石雕刻均为统一的莲心旋水如意纹。中孔拱券内有3方碑刻字堂,记载了明天顺四年、清乾隆五年、同治九年三次重建的倡建、募捐及经董人姓名及地址,具有重要的文史研究和文物考古价值。1988年6月27日立碑为“无锡县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5日江苏省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

  “省保”头衔难保现世安稳

  虽有“省保”头衔,但仍难以护得古桥周全。采访中得知,这座于2006年6月5日公布为省保的古桥,在被公布为“省保”后,便在桥北竖了“省级文保单位”的石碑。可记者昨天在现场根本不见此碑踪影。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当初肯定竖了‘省保’的石牌,就在桥的北面。”原文广新局文化遗产处负责人杨建民对当年竖碑一事记忆犹新,他清晰记得,该桥之所以能跻身“省保”,正因为其是无锡地区现存的唯一三孔石拱桥。当记者将扬名大桥现状告诉他后,杨建民十分痛心。

  被列入“省保”的文物,均属依法保护的范畴,为何扬名大桥却无人问津?据《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章第八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核定公布之日起1年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记者上网查得苏政办发〔2012〕102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江苏省第四至第六批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其中没有苏州和无锡文保单位的内容。但江苏文物局网站上明示:无锡市四至六批省级以上文保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已于2009年完成。

  关于古桥的控制范围,也有明确规定:以平面环境效果为主,保护范围以桥墩为界,上下游以100米,两端各30米为红线; 红线以外各50米为紫线。可扬名大桥两头都封堵得严严实实,毫无喘息空间。这座古桥的安全地带,被人为“抹”去了。

  督促属地管理方抓紧整改

  明明可以“依法保护”,现实中却危在旦夕。扬名大桥“脱保”谁之过?记者为此联系市文广新局文化遗产处负责人宋保舵。当听闻扬名大桥现状,特别是工厂围墙已砌至桥身时,宋保舵十分吃惊。

  “按文物属地管理的原则,扬名大桥归属太湖街道管理。桥体本身来说依然坚固,太湖街道每年也派人去桥面进行清理。”但现实情况显然与文化遗产处获得的信息有出入。在看到记者拍摄的古桥图片后,宋保舵表示将立即与太湖街道取得联系,详细了解古桥保护情况。

  那么,扬名大桥作为“省级文物”划定的保护红线、紫线是何时消失的?来自梧桐及其好友陶潜提供的影像图及卫星图颇能说明问题:2006年陶潜拍摄的无锡影像地图中,扬名大桥北侧的四周还没被占领;2008年和2017年的卫星图上,扬名大桥的四周一点点被蚕食了。最初时候桥北面还有一条夹巷,窄窄地通到桥上,再之后旁边增盖了房子,夹巷消失,扬名大桥成了两头堵死的废桥。

  因为缺乏有效管理及保护,所以安全区慢慢被“蚕食”,导致“省保”成了一座垃圾桥!截至记者发稿时,市文广新局文化遗产处已就古桥情况向太湖街道作出反馈,督促其抓紧整改并上报相关处理情况。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