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文化 > 今日聚焦 > 正文

扬州月亮文化不可缺少 央视中秋节目聚焦“扬州月”

发布时间:2017-10-09 17:50:13  |   来源:中国江苏网  |   作者:陈高君  |   责任编辑:DH011
万家灯火迎中秋,千古明月话团圆。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央视《我们的节日月圆中秋》栏目聚焦扬州“月文化”,节目中用了15分钟时间,阐述有关“扬州月”与扬州人的生活,月

  万家灯火迎中秋,千古明月话团圆。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央视《我们的节日月圆中秋》栏目聚焦扬州“月文化”,节目中用了15分钟时间,阐述有关“扬州月”与扬州人的生活,月观、二分明月楼、文昌阁、东关街等扬州元素出镜。

  央视聚焦“扬州月”

  月观、二分明月楼出镜

  10月4日,由央视科教频道制作的中秋特别节目《我们的节日月圆中秋》在综合频道、科教频道和综合频道(港澳版)播出,节目时长为90分钟,从探寻中秋文化起源、展现月饼习俗变迁、描绘中秋圆月的诗情画意、探讨中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几个层面来解读中秋的传统节日文化,节目中,用了15分钟时间阐述扬州的“月文化”。

  为什么历史上的诗人都爱描摹扬州的月亮?扬州又是一个怎样的城市?为了解开谜团,节目组走进扬州。《月圆中秋》摄制组编导张通介绍,他们今年8月初来扬拍摄,前后拍摄一周左右。中秋节起源于古人祭月、拜月的习俗,用诗情画意的手法,描绘出中秋节的文化意境,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当代扬州诗社千首月亮诗歌,再到二分明月楼、月观等美轮美奂的建筑,再到各族人民的载歌载舞,浓浓情意与祝福,都凝结在这个中秋月圆的时刻,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扬州被称为‘月亮城’,扬州的月亮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团圆意境,是中国历史上不可缺少的月亮文化之一。”张通介绍,在纪录片当中,月观、五亭桥、二分明月楼、文昌阁、东关街、大运河等经典扬州元素都有出境。

  古代扬州月文化

  蕴藏在诗词生活之中

  伴随着一组沙画表演,扬州的“月文化”也伴随着字幕娓娓道来。江都区真武镇的徐坤庆一家人,团团圆圆一起过中秋节,谈论他写的诗词,空气里弥漫着幸福美满的气息。

  “在广陵新城举办了一场‘中国月亮城’的灯光秀,一个‘月之眼’和2498个‘月之魂’,再加上天上一轮明月,组成2500个‘月亮’。”张通介绍,灯光秀的每一个“月亮”代表一个年份,通过灯光、通信技术,实现月亮灯与手机之间的互动,告诉人们每一个月亮灯代表着一段尘封的扬州往事。

  张通介绍,扬州蕴含着丰富的月亮文化,不仅有诗、文、联、书,而且还融入建筑、地名和店名之中,产生了很多带有“月”字的命名,如明月湖,得月楼、月明苑等。“人造月亮,是扬州造园艺术的经典。坐落在广陵路上的二分明月楼,建于清代光绪年间。院内有月形墙、月牙形小桥,月形井盖。西边南头有座‘迎月楼’,北头有个‘伴月亭’,亭旁廊墙上有砖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见扬州人对月文化是何其钟爱。”

  “从历史的角度说,没有古运河,就没有扬州古城,古运河的兴衰史,也就是扬州古城的兴衰史,古运河孕育了扬州城市,贯通了扬州湖河,扩大了扬州地域,奠基了扬州文化。”张通介绍,月亮不仅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文人墨客还可借月颂景,借月咏怀,能够承载人们心中的意象,这才是人们热爱写月的缘由。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