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之秋
高杰山水画作品,就是这样的认识。他的笔墨有着严格的技术规范,但他对这些固有规范的组织和理解,则在他的山水语言的组织中有独特的形式显现。这体现着他对传统的理解掌握及新的当代观念的融合。因此,他的作品体现出的趣味也就不像一般玩弄笔墨技巧的人那样,流于轻率与空乏,而是处处于山水的厚重中透露出松灵。在山水的表现上,他是通过把所描绘的对象的主要结构和特征,先变成笔墨符号,再将其放入特定的空间关系的组合中来实现的,在不同的山水单元组合中,他大胆的跳离一般画家对自然场景雷同的平庸的先择,虽然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但他只保留最能体现自己认识观念和审美水平的形象。因此,他的画面在保证了整体大关系的情况下,保证了对传统山水语言沿袭的情况下,在内在的形式内涵上,稳稳地走了一步。
笔墨的表现与时空的表现较好的通过对所描绘山水环境的处理上体现出来,是高杰山水画深度化的依据,其笔墨之所以做到雄浑而不含混,轻松而不轻率,正如他说的“用笔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要照顾到气魄”。这是对用笔控制和收敛的能力。观古今山水画,无论是北山的雄浑峻厚;还是南水的烟云缥缈,都赖于对笔墨的驾驭。“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化为用笔用墨,是为能刚柔相推,变化其中。像沈周山水,短笔圆皴,景象雄浑扩大,是刚。而董其昌则以泼墨米点之法,淋漓的渲染江南的灵秀之气,是柔。至于石涛,他说自己的笔墨之法“其势似英雄起舞,俯仰蹲立,翩跹排宕”。而具体运笔时,“随其婉转,消去猛气”,又有阳刚与阴柔的辩证关系。对于高杰来说,在运用笔墨时同样恪守着刚与柔的大势,但又对作品全局大意境的把握十分注意,在大意境中把握创作的立意,并在大意境语言的转达中,充分展示画面各个局部和笔墨矛盾的关系,利用局部的笔墨矛盾去强化和丰富整体的平静与和谐。
山居图二
所以,高杰的画面中,笔墨成为他制造矛盾又化解矛盾的契机。但这种矛盾不是以冲突和刺激来显现的,而是凭借他的学识和修养,掌千山万水于尺幅间。观其画,让人如在心平气和中领略中国山水的精神。
山水在于气象,在于气势,在于气质。气氛如“子在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或云蒸霞蔚”。气势如“山如涛兮石如海,万里松风黛色开”。气质如“不做惊风怒霆战掣之状,而元气在含吐间”。而这一切都需要画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投入到大山大水的怀抱,体味自然万物的无穷变化和生生不息。尤其是当下,对艺术理解的多元化和创作上的多元化,使许多画家茫然而不知所措。那么,发展当代中国山水画,必须对传统进行再学习,对生活进行再认识,重新审视过去,敢于挪揄既有的思维定式,创造出有意义的新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