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是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近日,长安马自达发动机有限公司举办“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旨在增强安全文化氛围,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2024年以来,长安马自达发动机认真落实上级要求,遵守安全生产法规,深化“七个突出”,守牢安全生产红线底线,为加速向世界一流智慧动力科技公司迈进打下坚实基础。
突出方针落地,确保做实做细、执行到位。在长安马自达发动机,安全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先权:每周EC会第一议题为安全、业绩考核第一项指标为安全、班组汇报第一板块为安全、任何交付都不以牺牲安全为代价……以上做法均体现了“安全第一”。在实践中,公司经营层强调事前预防、关口前移,提倡“没病时强身健体”,把安全融入业务全过程、各方面,综合运用法治、人管、技防等手段,真正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得到落地。
突出率先垂范,做到履职尽责、担当有为。除安委会、月度工作会、专题会、EC会等部署落实安全工作外,公司党委班子成员率先垂范,认领厂内危险点为责任区域,定期开展巡查。2023年,班子成员开展专项巡查32次,完成较大以上风险点点检88次,发现隐患45个,整改率100%。同时,逾40名管理人员进行节假日、周末、夜间安全值守近100次,发现并处理隐患约1500个。此外,严格贯彻“三管三必须”,通过“谁管业务谁负责安全隐患调查”等创新实践,倒逼业务管理者成为了解安全全局、娴熟安全专业的安全管理者。
突出文化塑造,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公司深入研究“安全布拉德利曲线”等模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员工安全行为的根因,打造“鼓励隐患提报”的安全文化,员工积极提报安全隐患将会得到及时整改、点赞、表扬和表彰。例如2023年公司实施的汽油库换新改造项目,最初缘于员工发现并提报了老汽油库罐体存在侵蚀漏油情况(老汽油库已运行近20年)。公司执委会在多个场合公开表扬员工,并推进隐患治理。“鼓励隐患提报”的文化消除了员工因害怕受罚而隐瞒安全隐患的念头,激发了员工参与隐患治理的热情。2023年,合计有700余名员工通过HSE系统提报隐患15000余条,员工参与率75.5%,人均隐患提报数增长5.7%。
突出相关方管控,以立体监管夯实安全根基。相关方作业是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领域,是长安马自达发动机安全工作重点管控所在。围绕相关方管控,公司梳理了资质、人员、工器具、作业许可、培训、考核、监督、惩处等15个管理模块,明确了业务对接人等各方安全管理职责,确保相关方人员自进厂起,无时无刻不处于强烈的安全文化包围之下。2023年,公司秉承“不安全不工事”的原则,对53个相关方的966项作业许可进行审批,并结合无人机巡查等创新技术手段实施监督,织密了“安全立体防护网”,累计对7起违章违规行为发起对相关方的约谈和处理,有效防范和降低了相关方作业风险。
突出合资企业优势,以互补融合促进安全常态长效。作为中外合资企业,公司在安全管理领域吸纳了双方母公司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策略。例如,公司的安全管理离不开本地化安全团队对安全法规和政策环境的精准把握,也吸收了马自达将安全行为融入“标准化作业票”等管理方式,并在“能量控制和动力上锁(ECPL)”等方面把安全要求融入到每个作业步骤,对危险能量来源、危险隐患进行隔离与控制,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突出投入保障,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公司认真贯彻安全法律法规,高度重视在安全领域的投入,除汽油库等设施改造、打造HSE系统等新技术运用、开展HSE高中基层全脱产学习等安全培训、安全标准化建设、应急队伍建设及应急演练等显性投入外,更是在安全值班、安全汇报、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投入巨大的隐性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打造持久稳固的综合安全防线,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突出合力共管,推动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公司坚持“党管安全”,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党委班子成员多频次深度参与安全管理,深入现场开展安全巡视,定期通过党委会听取并研究安全工作,把上级各项安全要求落实落细。党支部、党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落实党员身边“三无”、党员安全项目“揭榜挂帅”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等要求,以实际行动带动职工群众提升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技能。纪委深入一线,严格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落实,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工会通过“绝情抓安全”劳动竞赛、安全值守慰问、支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等机制和方式,围绕安全大局积极贡献工会力量。团总支发挥“青年突击队”作用,以安全视频教育、开展青安岗检查、安全志愿服务等方式,为安全工作贡献青春力量,进一步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氛围,安全管理成效迈上新台阶。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接下来,长安马自达发动机有限公司将坚决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部署要求,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用更严标准、更细举措、更强责任、更实作风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为助力社会和谐稳定、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多积极贡献。(刘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