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人民法院官桥法庭在与时俱进中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法官深入田园茶山、满意写在群众心坎上”的新“枫”范,为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据悉,原告施某良与被告王某清、施某平因农田纠纷诉至法院。为引导群众依法处理邻里关系纠纷,2023年11月9日,官桥法庭到纠纷地巡回审理该案。在合议庭及村两委的劝说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将损害原告的农田恢复至原状,原告放弃其他诉讼请求。这是官桥法庭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巡回审判现场解纷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官桥法庭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注重做实“走出去”,开展“一村一巡回”活动,选取“叔侄建房”“高空抛物”等50余起典型案件开展巡回审判。2021年来,共开展巡回审判86场次,化解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相邻等纠纷13件,其中调解撤诉11件,调撤率达84.6%。
官桥法庭充分利用安溪人“有事喝茶聊天”的习惯,建立“群众茶叙—法律答疑—源头化解”的矛盾排查处置模式,常态化进村入户话家常;针对老、弱、病、远“四类群众”开展上门立案、上门开庭、上门调解、上门回访“四个上门”司法服务,努力把公平正义送到群众身边。
官桥法庭在福建省率先设立“司法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室”,建立法企联络机制,签署“法官·企业”定向联络卡,法庭干警驻点提供“门诊式”司法服务;官桥法庭开辟涉企诉讼服务“绿色通道”,针对审判过程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出司法建议,引导企业规范经营、防控风险,以“法治常态”优化“营商生态”。
近年来,官桥法庭紧扣“以理服人”的优良传统,重视德治的教化作用,将李光地家规家训、村规民约等元素融入矛盾纠纷调处,找准案件争议焦点、矛盾转化拐点、法理情融合点“三个关键点”;设立“咱厝边”女法官工作驿站,邀请“乡贤”“族长”参与纠纷调解,通过“倾听原委—安抚情绪—换位思考—消除隔阂”四步引导,妥善化解各类纠纷,倡导团结和睦、诚信守法的茶乡法治文化。
官桥法庭还深化“1+N”多元解纷模式,整合政协、司法、行业商协会等各方优势,广泛吸纳代表委员、基层干部、心理教师等28人充实调解队伍,协助化解涉茶业、藤铁等纠纷。调解员们结合本地风俗习惯,用“茶言茶语”讲好事理,论好法理,说好情理,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乡里乡间。
为了帮助当事人进一步理解、接受裁判文书内容,官桥法庭树牢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坚持“案案答疑、全程答疑”,合法及时开展判后答疑,注重疏导劝解,帮助当事人正确理解司法裁判内容,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全面提升案件服判息诉。
为方便当事人,法庭以“云上服务”赋能纠纷化解,通过“移动微法院”“云晤”等将远程调解、网上立案、线上开庭、送达退费等司法服务植入乡镇、村居网格,实现法庭与乡镇、村居瞬时联动,让老百姓解决烦心事“少跑路”“不跑路”。
不仅于此,该庭还坚持判后主动回访工作机制,定期发布典型案例,加强以案释法、普法宣传,以民法典、典型案例为宣讲重点开展司法“六进”普法宣传活动70余场,拍摄多部普法小视频,营造辖区浓厚法治氛围。
多年来,官桥法庭泡好司法功夫茶,与美丽茶乡碰撞出别样“枫”光!法庭先后被福建省高院评为“先进人民法庭”“人民满意的好法庭”,记集体二等功2次,被确定为全省人民法庭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三创工作法”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二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2021年以来,审结各类案件2322件,诉前分流化解矛盾纠纷1256件,一审服判息诉率98.2%,案件调撤率57.5%,一审改判发回率仅0.87%。(徐志林 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