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黄桥街道“东挺河路”入选第二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3-08-31 17:04:41| 来源:中国网·美丽苏州|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地名蕴藏着历史的记忆,积淀着城市发展的文脉基因,是文化和传承的现实表达,也是历史的重要载体。它不只是一个地理实体的代号,还记录了一个地方的发展、变迁与融合。

  中国网·美丽苏州讯 地名蕴藏着历史的记忆,积淀着城市发展的文脉基因,是文化和传承的现实表达,也是历史的重要载体。它不只是一个地理实体的代号,还记录了一个地方的发展、变迁与融合。

苏州黄桥街道“东挺河路”入选第二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近期,苏州相城区第二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布,相城区黄桥街道东挺河路成功入选。

  地名如人名,一个名字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特色,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渊源与意义。“东挺河路”名称起源于东挺河,该河自北向南又转向东北,南起南横河,北至后泾港,长约1.4千米,宽20~90米,流域面积0.07平方千米,为五级河道,具有排涝、生态功能。因河面宽,远望与天相连而得名,吴语中“天”与“挺”发音相近,后称“东挺河”。它承载着一段历史记忆,寄托着一方百姓乡愁,关于“东挺河路”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多少呢?

  “东挺河路”因道路横穿东挺河,路以河名,故名。黄桥外塘养殖历史悠久,东挺河曾是较大的渔业养殖河流之一。明清时期,黄桥养鱼已由池塘向外荡发展,并出现合股经营和雇人承包等形式。东挺河等外荡都归当地富户养殖,黄桥的水产养殖产业逐渐发展到巅峰。到2005年底,外荡养殖水面发展到1070亩,其中有8只围网池面积达120亩,网箱50只,面积达4000平方米,年外荡捕捞产量达50万斤。

  东挺河是养殖产业的“代表河流”之一,依河而建的“东挺河路”同步成为黄桥的渔文化的“代表作”之一。近年来,黄桥成功注册“鱼十烧”商标,完成渔文化“三部曲”,黄桥粉青鱼宴烹饪技艺上榜《相城区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黄桥漫长岁月的渔业发展基础上形成的渔文化,是人们从事所有的渔业生产实践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的总成果,也是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

  地名像一个坐标系,沿着其时空变迁,你可以触摸到历史的更迭。如今,东挺河路上车水马龙,成为黄桥重要的交通组成部分。一条道路的延续和发展,推动着黄桥历史的创造和文化的传承。

  未来,黄桥街道将以展示城市历史和文化为重点,激活历史密码,更好地保护现有地名、挖掘其文化内涵,从历史文化底蕴中汲取养分,为区域发展增添人文动力!(图文/相黄萱)

【责任编辑:DH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