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近年来,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和支持下,海安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为夏收夏种保驾护航。
一、加快建设进度保证夏收夏种灌水需求
海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跨年度工程,项目只能在每年10-12月以及次年1-4月份实施,为了达到夏收夏种时间要求,抢抓工期实施尤为重要。海安市主要从三方面抢抓工期。一是安排进度计划。根据合同工期算好提前量,合理安排进度计划,确保已开工的灌排工程在5月底完工,保证农民夏收夏种灌溉需求。二是抢抓晴好天气。不惜一切成本,增派施工班组在晴好天气抓紧施工,优先施工泵站、渠道等灌溉工程。三是做好矛盾协调。田间工程施工最易产生矛盾纠纷,一旦发生矛盾,要求项目村立即协调解决矛盾,确保施工无障碍,以2023年度墩头镇项目为例,在目前实施过程中共计化解大小矛盾30余次,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效率。
二、提高建设质量保证夏收夏种长久受益
高标准农田质量的提高也为夏收夏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海安市高标准农田质量的提高主要为投资标准和工程品质的提高。海安市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总投资9780万元,投资标准较高,建设数量、建设内容也相应丰富。按照海安市的高标准农田管理模式,从工程的外观形象到内在质量全过程把控,做到每一座泵站、每一条渠道、每一条机耕路等均为优质工程。
三、做好农田基础设施管护
一是对农田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排查。为了做好三夏期间农田管护,海安市2022年已经制定了农田基础设施普查表,下发各区镇、街道,要求以村为单位对海安市所有的农田基础设施进行普查,普查表包含农田基础的设施的类型,比如:防渗渠、暗渠、泵站、桥梁、道路等等,以及管护主体和责任人,确保基础设施明确,责任明确。目前海安市已经有了10个区镇以及6个街道的农田基础设施普查汇编。
二是制定管护办法和专项方案。县农业农村局目前已制定了海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后管护办法和工程设施专项巡查、维护和检修方案,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的流程。要求每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完工之后进行资产登记移交,管护主体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确定,强化了管护责任,保障了管护资金。按照管护办法和专项巡查方案对各区镇、街道农田基础设施运行进行检查督查,及时发现灌溉设施运行的问题,要求区镇在规定期限内维护,保证正常运行灌溉。
三是考核先行,强化责任意识。县农业农村局将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列入“富民强村杯”竞赛办法,分额1分。要求各区镇、街道编制管护责任清单、规范和健全管护标准,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落实管护经费。目前海安市所有区镇和街道均已制定了管护方案。
四是开展工程质量大排查。县农业农村局制定了海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双百日行动工作方案,针对已建成以及在建的工程进行质量大排查。对各区镇、街道上报的存在质量问题的工程进行回头看,在保质期内的,由施工单位负责修复到位,超过保质期的,由项目所在村完成工程质量的修复工作。在今后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将把质量排查行动常态化。(文图/魏东生 李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