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从村级可分配收入不足90万,到如今的1000多万;从排名全市139位,到获得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殊荣。宜兴轸村村因地制宜,创新进取,以党建支撑为助力,以民生所需为目标,这个“车轮上的村庄”,正飞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一座“车轮上的村子”
或许是名字里带着“车”字旁的缘故,轸村村是名副其实的“车轮上的村庄”,从产业发展之初就和汽车、运输、交通结下了不解之缘。
104国道、宜金公路、锡宜高速、庆源大道围着村子形成两纵两横,芜申运河绕城段贯穿全村,宜兴西高速出口位于村中心。优越的地理环境,良好的交通设施,给予了轸村村发展的“风口”和舞台,而村民们用自强不息奋发精神,开拓进取的真抓实干,回馈着地理环境的“偏爱”:2011年,轸村村在宜兴216个行政村中排名第139位,如今轸村村稳居宜兴行政村综合实力前三,去年村集体收入更是达到1450万元。
根据地理和交通上的先天优势,轸村村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着融达汽车城、轸村汽修城、汽车检测线、新车管所形成的一条龙汽车服务产业落地,让汽车服务产业成为村子的一张名片。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带来更多的机遇,建设成扎实的交通产业后,轸村村以此为基础创新进取,主动融入城西物流的发展,建设仓储物流中心,不断扩大经济收益,推动产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在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出产业兴盛之花,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组构成支撑发展的枝叶脉络。轸村村立足本村实际,聚焦汽车产业,根植创新精神,紧跟时代发展的浪潮,与时代“赛跑”,因势而动,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出轸村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党建是支撑发展的“定海神针”
在古代,“轸”字代表着车箱底部起支撑作用的横木。如今,假如把产业兴盛的轸村村比作疾驰的马车,那么党建工作就是支撑马车前行的“轸”,是保障村子高质量发展的“定海神针”。
抓好党建,是村级发展最重要的政治保证。既然必须要抓,轸村村就下了苦功夫,把党建工作抓到位、抓出品牌,抓出最大效应。为此,村子创先争优,在2014年3月率先成立全市唯一的村级党委和纪委,借势打出轸村党建工作的响亮品牌。这一品牌的确立,提高了在群众和驻村企业中的号召力,还大大提升了轸村在全市的影响力。
党建引领下的红色物业也是村子的一大亮点。随着轸村的发展转型,农村形态逐渐消退,专业市场和商业小区纷纷在轸村落地。以此为契机,轸村村在部分小区实施“红色物业”书记项目。通过在小区内部成立物业党支部,打造业主议事室,对涉及物业服务的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及时召开议事会,组织小区党员、居民有序参与全过程监督,以党的建设带动物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在党建支持下,百姓从“村民”到“居民”的身份转变中发生的系列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典范。用好党建品牌,不断激发发展动力,轸村村成功让党建成为保障村民满意度的支撑,真正实现了党建优势向发展胜势的转变。
用民生实事奏响和谐乐章
古籍《魏书·乐志》云:“中弦须施轸如琴,以轸调声"。这句话赋予了“轸”字另一层内涵:“轸”,就是以“调音”促“和谐”。而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轸村村通过聚焦民生需求,落实实事工程,着力打造和谐乡风、和美乡村,将乡村振兴的乐章“调试”得温馨且有爱,彰显“轸”字里的“和谐”之道。
几年前,村子处于关键上升期,急需资金来扩大投资。但考虑到民众诉求,轸村村依然拿出600多万元,加快改建村级道路等基础设施,全面完成村内道路黑色化、绿化、亮化工程。同时,一站式村级服务中心功能也得到不断完善,污水、垃圾处理等实事工程顺利实施。现在,最后一个自然村也在美化升级中。轸村村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着和美乡村的建设,使得民生保障水平大幅度提升。
此外,村子还着重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留住村庄的乡情味和烟火气,吸引更多的本土村民留在农村,回归农村。养老方面,轸村村持续多年为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补贴;制定村规过程里,以全民参与的方式倾听群众意见,培养对村子的认同感;精神文明建设上,打造“一村一戏台”,更与耘林达成协议,共享大厅资源。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让许多走出去的村民舍不得村里的氛围,又主动回村里担当志愿者,既弘扬了和谐乡风,又传递着互助品德。
未来,轸村村会积极拓宽发展新思路,继续为全村增收创造更多可靠、持久的来源,同时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民生所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部署稳步前进,继续昂首走在全市强村富民工作的最前列。(图/屺亭街道轸村村 文/景美玲 茅子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