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兴化市沈伦镇党委高度重视各基层党组织“党员微实事”的认领与推进,围绕“老年人群体的关爱与帮助”这一永恒课题,紧紧树牢“四有”理念,着力老年人群体的“四感”提升。
让老有所医,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费奶奶,这两天感觉怎么样?头还晕不晕?”薛鹏村村医
朱亚萍一早就来到独居的费巧云老人家,熟练地为老人量血压,确认老人血压在安全的范围内后,又仔细查看并询问老人平时吃药、存药情况。“我年纪大了,有高血压,腿脚不方便,现在朱医生每周都上门来,是我健康的‘守护神’啊,真的是帮到我的心坎上了呀!”费奶奶开心地表示。
“朱亚萍是一名村医也是一名党员,她的微实事认领内容是‘义务为村里情况特殊的老人定期做健康检查’。”沈伦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在该镇义务为村里情况特殊的老人定期做健康检查已成了各村村医共同的微实事认领事项。“利用自身所长服务群众提升的是党员村医的自豪感,让‘医有所需’成了‘老有所医’提升的更是老年人的幸福感。”
让老有所伴,提升老年人满足感
“胡奶奶,我陪你到‘华谈小筑’去坐坐吧,那里有很多老人在那边打纸牌,咱也去看看!”“好啊!”10分钟后,胡奶奶来到现场和老姐妹们有说有笑,场面相当温馨。
“胡奶奶今年78岁了,子女都在外地,平时一个人不大敢出门,在家一个人也孤单的很。我每周都会去看看她,陪她说说话,或者带她到这边坐坐。”关华复村党组织书记奚波说道。
像奚波这样关爱关心老年人饮食起居的,如今在沈伦镇已蔚然成风。党员微实事,事情虽“微”,但重在办“实”。沈伦镇各基层党组织在关爱老人群体时,把精神关爱放在了突出位置,对于孤寡、空巢老人而言,适时的陪伴与倾听更能慰藉心灵,提升精神世界的满足感。
让老有所助,提升安全感
“钱大妈,最近这个电灯没有再跳闸了吧,煤气罐的软管老化也帮你换了新的,阀子要记得随手关,别大意了。”每次,沈南村党员杨斌一走进钱大妈家中,都会习惯性地先去厨房检查煤气罐、拉拉电线、开开水龙头。“我是这个组的网格员,钱大妈身体不好,60多岁了,一个人过,为了安全起见,这些她日常生活必需的环节是要多关注一下的。”
如今,关注老年人的“用电、用水、用气”安全已然成了沈伦镇网格员的日常工作之一,这不仅将网格工作与微实事认领充分衔接,更是用小小的举动让老年人包括在外的子女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让老有所为,提升获得感
“黄支书,你看,这条巷子我扫的干不干净!”“太干净了,这个月‘月晒季评年考’活动的优秀党员非老姜莫属!”“哈哈······”看着姜大伯的“显摆”,黄支书其实心怀感激。“我们崇禄村2020年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靠的最大的支持就是像姜老这样的热心人。”黄支书解释道,“像他们忙碌了一辈子的人,闲下来反而难受,找些事情给他们做,他们不仅做的好还非常开心,荣誉感特别强。”
崇禄村党组织创新的微实事内容,非“菜单制”而是“点单制”,为主动申请的老党员设置“工作岗位”,让他们在各自喜欢的领域发光发热,利用“学习身边榜样”、季度之星评选等活动选树典型,为他们送上一份肯定和满满的获得感。
“民生微实事,枝叶总关情;党员微实事,最是暖人心。我们希望每位党员来认领微实事时真正去思考群众需要的是什么,我们能提供什么,不是蜻蜓点水式的而是细水长流型的。”沈伦镇党委书记沈妍表示。下一步,沈伦镇党委将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以微实事的深入推进为有效抓手,学在深处,干出实效。(图文/葛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