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维桃,是一位退职农村老干部,同时也是兴化市沙沟镇司法所的一位专职调解员。成为专职调解员的6年时间里,他凭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化解纠纷300余件,但凡经他手的纠纷事务,没有一个回头上诉,调解成功率达99%,是名副其实的“金牌调解员”。由于事迹突出,仲维桃先后多次被上级表彰,2022年12月,被评为沙沟“最美古镇人”;2023年12月,获评兴化市十佳“法律明白人”。
沙沟镇辖18个村(社区),总人口5.6万人。调解工作往往是“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许多冲突纠纷都落到基层。仲维桃不遗余力地发挥所能,努力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6年来,他骑着自行车几乎跑遍了辖区的每个角落,主动预防,积极调处。哪里有纠纷,哪里有案情,他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
今年初,三界村王某与前任鱼塘承包者李某因500亩鱼塘交接时间约定不明发生矛盾,双方矛盾越演越热,由此引发的纠纷一旦升级,将成为影响稳定的重大隐患。仲维桃放弃春节休假,不分早晚,不畏寒风,找村委会、双方当事人分析矛盾原因,明确责任,经过一个星期的协商调解,老仲声音哑了,眼睛肿了,终于达成调解协议,王某顺利接管鱼塘。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然而,家务事是农村最常见、最难调解的民事纠纷。同样是三界村村民董某夫妇平时因一些琐事常与儿媳王某发生口角。今年初春,双方为争抢菜地发生冲突,儿媳不让二老住她家的房子,一个称房子是两个老人砌的,双方动起了手,婆婆手臂骨折,一定要求派出所将其儿媳拘留。为此,亲戚朋友、村委会多次协调无果。老仲接手后,考虑到家庭关系,对双方当事人“明法重情”,语重心长相劝。一次又一次上面劝解,功夫不负有心人,婆媳双方亲友们看着这位满头白发七旬老人的耐劲,深受感动,最终达成了和解。
用心用情做好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努力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这是仲维桃做调解工作的最大信条。沙沟镇光耀村民李某是镇里出了名的“刁难户”,一旦有事不顺心就上访,有几次还进京上访。村里每年光带他回家费用就花了上千元。今年10月份,李某和邻居王某为村公路边路牙上种菜打的不可开交,王某住进了医院,花了近千元医药费,派出所令李某承担三百余元。李某不服多次缠访,村、派出所、镇信访办为此花了不少精力。仲维桃接到该案件后,多次到李某家里做思想工作,反复向他讲公路路基使用有关规定,用真心感化他,一件缠访案件得到了有效解决。
在调解工作中,仲维桃以维护群众利益和法律尊严为己任,以浩然的正气,火热的心肠,崇尚的威信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2022年5月,三界村民郑某与仲北村仲某发生交通事故,致仲某妻子死亡、仲某本人受重伤,此次事故郑某负主要责任,经测算,应付赔偿金一百余万元。因郑某无车辆保险,双方为人身损害赔偿数额无法达成协议。仲某是仲维桃弟弟的儿女亲家,认关系也是他仲维桃亲家。仲某一大家就盼着大伯伯为他们争取最大化的赔偿金。但仲维桃反复劝导他们:“要换位思考,上百万元,对于一个普通农村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人家一家人一辈子不吃不喝也还不上啊”,为此侄媳妇对他有不小的意见。与此同时,他也不分早晚到郑某家做郑某儿女、弟兄、亲戚的思想工作,劝他们积极筹款帮助郑某度过难关。经过几天日夜工作,最终以68万元赔偿金达成协议。协议达成了,可是,仲维桃人瘦了、眼圈红了、喉咙痛的说不出话来了。
多年来,仲维桃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总结了“五心三法”调解经验,“五心”即:接待当事人要热心、调查了解要细心、教育疏导要诚心、调解纠纷要耐心、处理纠纷要公心。“三法”即:换位思考法,引导当事人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促成调解;巧借外力法,动员当事人的亲朋参加协商促成调解;疏导倾诉法,通过让当事人相互倾诉、释放悲愤情绪实现理性调解。日积月累,他浓缩“调解艺术”,成了综治中心的“宝贝”。多年的调解工作使他练就了一套本领,说出话来使当事人爱听、旁观人中听。
“只要群众有难事找我,我绝不会推辞,趁着现在能做点事,发挥些余热”。“人老心红志更坚,余热生辉为人民”,这是人民调解员仲维桃的真实写照。(图/宗婧 文/仲维春 宗婧 姜洪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