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始于心,文明践于行。今年的12月5日是第38个国际志愿者日。近日,相城区黄桥街道开展了“绘就文明蓝图 共筑精致黄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红马甲”们出现在各个角落,用爱汇聚光芒,用行动点亮城市文明,彰显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志愿者们全面清理散落在村庄、小区以及绿化带里的废品,大家铆足劲、一起干,全力做到“干有成效”,把志愿精神转化为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生动实践,全力以赴为黄桥“一键美颜”。
便民服务、文艺演出、应急知识科普……为持续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命力,黄桥街道还围绕“温暖秋冬”主题,策划开展了贴近群众需求、服务群众生活的文明实践活动,一抹抹“志愿红”为居民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让文明成为秋冬里聚人心、暖人心、润人心的一道暖阳。
理论润心
黄桥实验小学沈惠勤老师走进三角咀家园社区、黄桥中学,围绕北庄基50-70年代的养鱼历史文化,从渔船、粉青、两块石碑等方面叙述了一代代黄桥人养好一池鱼,闯出了一条致富路的故事。
各村(社区)广泛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由志愿者轮流带头领读,结合时政要闻谈感受、讲想法。读原著,提升理论素养;读党史,坚定政治信念;读经典,涵育文化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大家的视野更加多元、见识更加宽广。
文化悦心
为丰富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街道邀请文艺志愿者在黄桥春菊书苑进行曲艺专场演出。与此同时,北庄村、生田村、荷馨苑社区也“好戏连台”,戏曲字正腔圆、相声欢笑不断、歌声余音绕梁,引发了现场群众的阵阵掌声。
一笔一划凿刻味道,一点一滴望见历史。围绕非遗技艺传承,大庄村和胡湾村分别开展了篆刻和点翠体验活动。非遗体验融文化内涵和传统之美于方寸之间,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提升了群众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服务聚心
黄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邀请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老师,为志愿者做现场培训,讲授了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止血包扎等实操技能,提升了志愿者的应急救助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务群众。
测血糖、艾灸、补衣服、磨剪刀……一大早,荷馨苑社区的便民集市格外热闹,“身怀绝技”的志愿者把便民服务送到了居民群众“家门口”,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热情热心地为每一位前来的居民服务,让大家感受“暖冬”的幸福。
关爱暖心
这个秋冬,社工和志愿者们“送暖上门”,为老人们带去糕点、护膝等物资,为困境儿童送上图书,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此外,街道老年过渡小区开设的理发、缝补等服务也让附近的老人省心不少。
随着“双11”的落幕,快递网点迎来了业务量高峰期。为缓解购物节带来的物流压力,胡湾村党员志愿者来到顺丰网点,给快递小哥搭把手,还为快递小哥们准备了奶茶,让他们在寒冷中感受到丝丝温暖。
康养怡心
秋冬换季之交,家庭医生团队深入居民家中开展“健康敲门行动”,为出行不便的社区慢病患者进行家庭病床查房与冬季养生指导。新启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也让新入住居民享受到了贴心的医疗服务。
邻里连心
在三角咀家园社区“童心绘色彩”儿童园游会上,社工志愿者带领儿童用彩笔在帐篷上尽情勾画,帮助儿童感受美、创造美。帐篷绘画完毕后,亲子家庭还摆出了自己的闲置物品,化身公益市集“小摊主”,在物物交换中收获了友谊。
“奶奶,祝您吃面越吃越长寿!”青年志愿者在荷馨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准备了一场特殊的集体“生日会”。老人们一起聊家常、吃点心、做游戏,不仅温暖了心窝,也加深了邻里间的情谊。
心中有温暖,城市有文明。文明实践浸润着一城新风,温暖着千家万户。接下来,街道将持续开展“温暖秋冬”实践活动,不断延伸文明实践触角,擦亮居民幸福底色。(图文/相黄萱)